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效果研究

闫莎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300400

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折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全冠修复;粘接;纵折后牙;效果

引言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后牙发生纵折的几率相对较高,且多数是经过髓底,折裂线很容易累及牙齿根管[1]。因此,在临床收治的患者中,也以后牙治疗为主。通常来说,治疗纵折后牙是以口外粘接再植、口内直接粘接两种为主,其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者的牙齿,从而保证治疗后的咬合功能[2]。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同的治疗方案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临床在治疗方案的选用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我院结合收治的病例,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大的38岁,年龄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值(26.12±3.29)岁,共有患牙62颗;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大的39岁,年龄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值(26.19±3.98)岁,共有患牙64颗。两组患者均符合纵折后牙的诊断标准[3],且对本次试验知情。按照相关规定,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将所有的裂牙进行清除后,进行体外再植粘接,并且在手术实施后的第14d左右,进行牙冠修复。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与麻醉,将其纵折的牙齿完全拔除。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则需要立刻停止。然后对患者实施体外牙周治疗,再给予根管治疗。在清洗干净裂缝以后,需要按照Super-Bond粘结系统要求[4],对其折裂片进行粘结,给予树脂充填。使之解剖外形恢复良好。然后在NaC19%溶液中进行浸泡备用。对周围的炎性肉芽进行清除,并对牙龈组织进行充分的缝合。将牙植入牙槽窝,局部采用牙周塞治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以浸泡好的纱布,对患者的患牙进行包裹,从而避免牙周膜坏死,防止脱水现象。观察组在术前需要以NaC1溶液0.9%、双氧水3%,对其牙周袋、牙齿裂缝等进行冲洗,然后进行复位压折。然后,按照Super-Bond粘结系统的具体要求,对患者进行牙齿粘连。并且进行全冠修复。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牙周、根尖周以及牙功能的状况,且以X线进行检查。将其观察的效果分为:(1)患者的口腔卫生良好,且无细菌滋生现象。口腔功能较好,症状完全消失,为优;(2)患者的口腔卫生较好,无细菌滋生的现象,且口腔症状改善较好,视为良;(3)患者的口腔有滋生现象,其他症状无变化,且有加重趋势,视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优良率比较(n,%)

3讨论

目前,临床收治的纵折后牙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对这类患者运用口外粘接后再行回植、外固定加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尚可,但远期效果较差,患者口腔卫生得不到保证。在细菌滋生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感染。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对这类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其能够降低对牙周膜的损伤,从而使得其裂隙得以关闭,炎症发生的可能性较低[5]。在远期效果上,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本次研究结果上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更符合患者对临床医疗的具体需求。因此,其适用价值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对纵折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孔令锴.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4):66-67.

[2]龙树明.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37-38.

[3]丁钰.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4,35(14):3084-3085.

[4]李洪涛.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28例报告[A].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