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初探

黄伟平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200

摘要: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本文对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医疗检验设备;使用;管理

一、影响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的因素分析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于医疗检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在使用血球计数仪稀释液,需要将外界的温度控制在18~30℃,如果温度超过30℃,容易造成稀释液变质,使得血小板本底过高;如果外界的温度低于18℃,则会影响到白细胞分类,对最终的测量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血气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好电极的温度,如果电极温度过高,则会引起电极不稳定,使得电极内部变黄,表面干裂,降低电极使用寿命,而电极的造价很高,这就增大了医疗检验设备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医疗检验设备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空气湿度不能过大,室内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同时需要定期对医疗检验设备进行除尘,做好设备接地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设备工作状态

在实际中,工作状态也会对医疗检验设备的应用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医疗检验设备在正式使用前,一般都会让检验设备进行自检,如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在使用前先对管道进行冲洗,并进行试测量,如果测量数值在厂家的允许范围之内,才可以开展后续工作。对于血气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检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24h不间断开机,设备内部设置有自动定标程序,方便对电极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很多时候在使用血气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时,为了减少试剂的使用量,会在检测完成后关机,再次检测时重新开机,这样很容易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

二、当前医疗检验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设备应用质量考核不足

就目前而言,在医院中,医疗服务考核的重点在于医疗服务水平及医疗设备选购方面,对于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的考核还比较少,导致医院制定的医疗检验设备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保养维护制度、检验方法等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这就对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的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2、医疗检验设备保养不规范

在实际中,医院并没有根据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需求,建立专门的保养规范,加上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人员要求等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医疗检验设备在保养上管理不足,如参数校准、除尘保养、零件更换等没有及时进行。此外,在医疗检验设备维护保养中,大多是走形式,只要检验设备不出现大的故障,可以正常使用,就不会对其进行具体的保养操作,使得检验设备保养不到位,影响到其使用质量。

3、设备现场使用跟踪不足

在医院中,医技人员是检验设备的直接使用者,而医学工程师则是检验设备的维护保养者,两者的工作重点存在一定差异,对医技人员来说,只要设备参数准确,可以正常使用就可以,而对医学工程师而言,需要对检验设备的状态、参数变化、元件状态、使用寿命、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由于实际中,缺乏对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跟踪,无法准确的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导致医学工程师难以及时发现检验设备的潜在问题,为检验设备的正常使用留下一定隐患。

4、操作人员对设备了解不足

受技术保密、垄断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医疗检验设备在购买过程中很少附带技术资料,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参数资料,厂家只配备一个简单的使用说明书,导致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认识力度十分有限。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缺乏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认为操作人员只要能操作设备就行,导致具体工作中操作人员无法准确的运用设备,影响到其使用质量。

三、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措施

1、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检验专业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紧密配合,其服务对象是人,标本来源于人体,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临床检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大量先进仪器在检验科使用,这些新的设备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快速、批量的检测和准确、可靠的数据;要使用好这些仪器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要求检验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好英语基础和电脑操作知识和数理化知识。因为目前检验科引进的设备,都是配备有电脑,需要用电脑进行项目申请、清洗保养、结果报告等操作,更有些进口仪器,菜单全是英语,如不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仪器操作使用起来相当困难。再者检验医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还是一门技术科学,要准确发出检验报告,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检验仪器,还要求熟悉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资料加以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检验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检验科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任务。

2、重视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

目前,大型检验设备在检验科越来越多,要管理好这些先进的检验设备,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认为管理这些检验设备主要包括安装、调试、验收、技术资料建档、工作状态标识、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程序。要求对于每一台新购进的检验仪器,除了在选购、安装、调试等方面严格规范操作以外,在仪器验收、管理、岗前培训方面,应与设备维修科工程师进行沟通:①仪器验收,要求由检验科、设备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交专人加锁专门保管。同时对仪器进行使用前的评价,内容应至少包括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范围和预期值评价等。如评价结果达到或接近规定技术指标方可签字验收。②设备维修科应对新购仪器设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交由专人保管,检验科复印一份存放于仪器所在科室专人专管。同时由检验科具体操作人员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编写仪器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SOP文件至少应包括开、关机标准操作程序、仪器测定标准操作程序、仪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仪器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等。检验科同时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更换配件及故障维修等相关记录。③人员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对检验科仪器专管人员、具体操作人员、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各自管理的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对于检验科专管人员及科室具体使用该仪器的检验人员,要求厂家技术人员针对该仪器的仪器状态、分析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校准定标和结果评估、简单故障判断等方面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培训,以保证实验结果正确可信。让相关工作人员均能了解仪器的结构、性能、用途、操作和维护,对非故障原因引起的检测误差能及时判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对该仪器的操作使用。同时还需加强对实习生、见习生、进修人员、新职工进行制度管理、业务培训,在不熟悉仪器的情况下,不要让他们单独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为了更好的促进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的提升,必须加强对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的认识,加强医疗检验设备的保养及检验,做好医疗检验设备应用质量跟踪工作,不断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对医院医学工程师的管理,以此全面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新民,胡军智.持续加强高危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策略[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102-103.

[2]赵荣,王轶珊.如何认识医院医疗设备检测和安全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纵横,201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