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于洪艳

大庆眼科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316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100例,按患者就诊时间做数字标号,随机分组研究,其对照组50例,仅开展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激光光凝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症状情况,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激光光凝治疗过程并发症率4.00%(2/50);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干预观并发症率10.00%(5/5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略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96)。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较高,减少患者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底病;激光光凝;疗效;安全性

引言

眼底病是指眼后节病变,属较常见的眼科病症之一,该病症在发病初期不具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引起视力损伤时,已属眼底病发展中后期。加之该病诱发因素复杂,病理变化进展迅速等因素,导致患者常规药物方式干预疗效不足。近几年物理激光技术的发展应用,其激光光凝疗法也成为眼科常用治疗方式之一,该技术可利用生物热凝机制直接对视网膜病变组织进行处理,达到有效控制眼底病的效用。为进一步探析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100例资料,行对照研究模式观察,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100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1.32±6.82)岁;男性43例,女性57例,全部患者均通过眼前节、眼底、视力及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多项检测,明确诊断符合《眼底病诊断与治疗相关诊断标准》;眼底病类型:16例视网膜血管炎,3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5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患者就诊时间做数字标号,随机分组研究,其对照组50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1.08±6.93)岁;男性21例,女性29例,仅开展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50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0.72±6.13)岁;男性22例,女性28例,实施激光光凝方式治疗。两组对比基础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仅开展药物干预治疗,(选用众生药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血栓通胶囊,国药准字Z20030017,每日用药3次,每次口服1.5g);持续用药2周,并在用药期间辅助口服用药维生素B1、B12以及维生素C。

2)观察组:全面检查评估患者激光治疗指征,在明确无激光光凝禁忌症后开展,术前应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确保瞳孔直径达到7mm以上;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做相应的激光参数调整;对相应病变部位进行视网膜光凝,利用眼底血管造影进行复查,可酌情做光凝补充治疗;注意未一次性光凝成功者可在7-15d后进行二次处理。患者在完成光凝后,可给予生理盐水(0.9%)进行结膜囊清洁,消炎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术后加强眼角膜的保护处理,如出现眼压升高视情况做降眼压处理。

1.3疗效标准

参考刘文2014年编著的《临床眼底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评估,治愈:患者眼底病症状消失,未见并发症;显效:患者眼底病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组织消除;有效:症状缓解改善,光凝处理后病灶组织改善;无效:患者病灶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0%(45/50),其中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35/50),其中治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5例;经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激光光凝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眼压升高,1例玻璃体积血症状,并发症率4.00%(2/50);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干预观察出现2例玻璃体积血,3例眼压增高,并发症率10.00%(5/5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略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96)。

2.3两组患者眼底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眼底病复发3例,对照组眼底病复发10例,观察组复发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P<0.05)。

3讨论

传统治疗眼底病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服用复方血栓通滴丸,可起到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但该疗法仅可延缓病情,不能彻底清除病灶[4]。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9.27%(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6%,低于对照组的20.73%(P<0.05),这与万杰[5]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激光光凝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且治疗安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此外,术后观察组眼底病复发率4.69%低于对照组15.63%(P<0.05),进一步说明激光光凝治疗可降低眼底病复发率。

激光光凝是一种新的治疗眼部疾病的手术方式,该术式可减少高危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伤的发生,对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疗效显著,故被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眼底疾病。激光光凝对视网膜病灶具有止血作用,可为视网膜外层细胞供氧,加快周围组织吸收出血,阻碍新血管生成。激光光凝治疗原理是借助激光生物热凝固作用,热凝破坏、凝固视网膜病变组织,生成瘢痕,达到消除眼底病变目的。激光光凝治疗适应证广,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均可通过激光光凝治疗。而激光光凝手术具有眼胀、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激光光凝手术时,需注意如下问题:①进行激光光凝操作时,应保持患者身体稳定,嘱咐患者勿转动眼睛,以防灼伤黄斑中心及视网膜大血管;②术后做好视网膜光凝并发症、高眼压、眼出血等反应预防处理,适当辅以药物治疗;③术后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用眼,避免影响视力恢复。而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应适当补充镁,可预防视网膜病变复发。

结语

综上所述,激光光凝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眼底病的手术,不仅可缓解病变,提高患者视力,促使视力尽快恢复正常,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眼底病复发几率低,适应证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鸿飞.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

[2]万杰.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