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的效果研究

罗雅月董能斌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中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置管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置管,而观察组则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一次性到位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导管外露长度、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心电图定位技术运用在PICC置管中可以提高一次性到位率。

关键词:PICC置管;心电图定位技术;临床效果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具有创伤小、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有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尤其是化疗和长期静脉补液患者中。但是在PICC置管中,因为受到诸多因素如穿刺条件、穿刺技术等影响,容易使导管出现异位,导管尖端如果无法准确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则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如静脉炎、静脉血栓等,缩短导管使用寿命,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对心电图定位技术运用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年龄20-70岁,平均(44.6±16.7)岁,其中20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疾病类型:16例为淋巴瘤、10例为乳腺癌、5例为胃癌、15例为肺癌;对照组年龄21-72岁,平均(44.7±16.8)岁,其中21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疾病类型:14例为淋巴瘤、11例为乳腺癌、4例为胃癌、17例为肺癌。两组的疾病类型、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区别(P>0.05)。

1.2方法

1.2.1置管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置管,即选择上臂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置管,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外展手臂与躯干保持同一平面,对穿刺点到右锁骨关节进行测量,对肘窝以上10cm处臂围进行测量。同时,运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预充后,撤导丝至所量长度减少0.5cm处,运用导管切割器将多余导管减去,扎止血带,运用超声探头将上臂的静脉找到,在超声的引导下,与皮肤保持15-30°角进行静脉穿刺。

1.2.2对照组

对照组在B超的引导下置管,即操作者顺着安全型穿刺针将导丝缓慢送入,将安全型穿刺针撤掉后,将穿刺针的安全装置激活,运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运用安全型破皮刀在皮肤上作一个小切口,将安全装置开启,顺着导丝送入穿刺鞘,直到PICC,到肩部时指导患者转头,送入导管至测量长度后,将穿刺鞘撕裂,抽回血对管道进行脉冲式冲洗,与输液接头相连,采用正压封管。同时,运用超声对颈部静脉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导管进入颈部动脉,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1.2.3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如下操作:与心电监护仪相连,对是否存在P波以及P波的宽度、高度、形态、心律和心率是否正常等进行观察,对置管前的正常心电图进行保存。置管时,送入导管至测量长度后,在导丝与口绊连接或导丝上放置Ⅱ导联无菌卡子,边递管边对P波形态进行观察,当导管进入右心房且出现双相P波时,立刻停止送管,缓慢退出导管1-2cm后,发现P波振幅为QRS波振幅的50%-80%,说明导管头端处于最佳位置,即位于上腔静脉下段接近右心房入口处;如果P波振幅没有升高,则运用超声对颈部静脉进行观察,确定导管位置。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①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②导管外露长度、置管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③患者满意情况。包括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总体满意度,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5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和X2对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置管情况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到位率分别为97.83%(45/46)、86.96%(40/4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且置管时间和导管外露长度均较短,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在PICC置管中,虽然B超引导能够确定导管的通畅性和静脉位置,对导管是否出现异位情况进行观察,与盲穿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置管成功率,但是B超检查无法对导管末端是否进入上腔静脉进行判断,所以置管后,往往还需要行X线摄片检查,操作过程繁琐、时间长,患者的舒适度不高[2-3]。心电图定位技术主要指的是将PICC导管内导丝作为电极,置管的过程中,通过对心电图的P波变化进行监测来对导管的尖端位置进行判断,从而确保导管置入的准确性[4]。与B超引导相比,心电图定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监测P波导管尖端位置的变化来明确导管距离,能够及时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减少二次返工,并且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②PICC置管作为侵入性的一项操作,患者容易出现害怕、紧张焦虑等情绪,通过心电监护定位,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预防不良事件;③能够实现定位和置管的一体化,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患者依从性[5--6]。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中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以提高一次性到位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春丽,刘腊根,陈传英,孟爱凤.ECG技术在PICC头端定位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7,16(12):1271-1275.

[2]江湖,杨晓玲,江滢,汪晓媛,蒲亨萍.心电图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08):879-883.

[3]胡君娥,宋健,黄艳.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应用于PICC头端定位的效果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04):56-59.

[4]张婧,吴贤翠.心电监护定位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7-19.

[5]向明丽,谭红菲.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在血液肿瘤患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4):88-89.

[6]赵洁,姚晶晶,陈敏,李红梅,许汇娟,梁玉婷.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J].护理学杂志,2015,30(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