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龚建军

龚建军

兰州市中医医院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静脉血;对比分析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它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指标的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辅助参考。血常规检验常用的采血方法有肘部静脉采血法和手指末梢采血法,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两种方法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受检者中,男女比例为51:49,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5.19±2.34)岁。

纳入标准:所选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分别采用两种采血方法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受检者血常规检验各项检测指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

排除标本:排除意识障碍的人员;排除精神障碍的人员;对本研究知情但不同意参加的人员。

1.2方法

采集受检人员的空腹肘部静脉血,放置在真空试管中,对其进行稀释,并摇匀。当受检人员休息后,再采用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血液,将其放置在抗凝管中摇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对受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

本研究血常规检验所涉及的各项指标为: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红蛋白(HGB)。

1.3判定指标

对100例受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100例受检人员的所有资料进行检验,行t检验方法对其计量资料(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如组间差异p<0.05,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对比100例受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结果

与肘部静脉采血法相比较,手指末梢采血法的白细胞计数较低、红细胞比积较低、红细胞计数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直接参与机体的呼吸、运输,在调节机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血液中成分的变化能反映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血常规检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辅助参考。

血常规检验标本常为静脉血或末梢血,静脉采血以肘静脉为主,末梢采血以耳垂血和手指血为主。末梢血标本主要来自人体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循环较差,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常需对采血部位进行揉搓挤压,组织液易进入血液标本,造成标本稀释及红细胞受损,同时,末梢血采集也容易受到采血环境温度、穿刺深浅,采血动作快慢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通常无法准确反映机体全身的血循环状况,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静脉血标本主要以真空采血管采集肘静脉血,采血过程封闭,避免了外界空气与血液标本的接触,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能真实反映全身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该采血方法基本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能够收集更多的血液,具有更强的重复性,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因此应用价值更高。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以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值与正常值相接近,与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值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肘部静脉采血采集的血标本量充足,各指标检测结果与血液指标正常值较接近,可真实反应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采用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量较少,复查时常要再次采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肘部静脉血标本更符合自动化仪器对标本的要求,变异系数低,能将误差降至更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岩.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77-278.

[2]周立强.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134-134

[3]刘莉.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比较和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5):46-47.

[4]黄玉梅.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7):54-54.

[5]王莹.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6,11(6):88-89.

[6]李靖萍.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715-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