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类新

类新

山东省蒙阴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762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

引言: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相关统计表明,全部骨折患者中,3%到5%的患者为肱骨干骨折患者[1]。近年来,股骨干骨折的发病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由于肱骨干并非负重骨骼,所以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复位良好,同时不影响肩肘关节为治疗原则[2]。采用非手术疗法,虽然也能够让患者的愈合率保持较高水准,然而治疗过程中的制动对肩关节、肘关节有严重限制,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手术治疗不仅能够精准复位,而且患者能够尽早开展功能锻炼,对于肩、肘关节的恢复有积极意义,因此其应用也越发广泛。我院近年来使用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21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5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7±6.5);从患者的骨折位置来看,其中20例患者为右侧骨折,16例患者为左侧患者;从骨折类型上来看,13例患者为斜形骨折,11例患者为横形骨折,12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6.7);从患者的骨折位置来看,其中19例患者为右侧骨折,17例患者为左侧患者;从骨折类型上来看,14例患者为斜形骨折,11例患者为横形骨折,11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状况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肱骨正为X线检查,对患者的骨折实施全面检查。

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在肱骨外侧选择合适的位置做出手术切口,对皮肤组织实施常规分离,在此过程中尽量不要触碰桡神经。从患者骨折实际状况考虑,实施肱骨外骨膜剥离,并完成骨折复位。完成以后,对患者的桡神经状况实施观察,确保其无损伤;若有损伤,应对其实施修复。最后在骨折部位张力侧设置钢板,并以拉力螺钉对骨片实施固定,根据实际状况决定是否采取石膏托外固定。最后,对伤口实施缝合包扎。

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手术,并保持患肢外展90°。骨折位置为上三分之二段者,以前外侧入路;骨折位置为下三分之一段者,以后外侧入路。将皮肤切开后对其实施电灼止血,再将深筋膜切开,从肌间隙进入,将骨膜适当的予以剥离,在此过程中尽量不要触碰桡神经,将骨折复位。选择长重建钢板为主钢板,在后外侧或后侧放置主钢板,并使用至少6枚皮质骨螺钉对其实施固定;选用短重建钢板为子钢板,子钢板置于前外侧或者前侧,使用4到6枚皮质骨螺钉实施固定。两块钢板放置完成以后,螺钉的夹角应当在90°到180°之间。大于10mm的蝶形骨块,可使用自体骨植骨。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反复冲洗,观察渗水状况,巨野定是否需要留置胶带引流。最后,对伤口实施缝合和包扎。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况。

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以及肩、肘关节恢复状况,以肩关节UCLA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状况,满分35分,34分到35分之间,为优;34分到29分之间,为良,29分以下为差。以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状况[4],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75分到90分之间为良,75分以下为中和差。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9.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研究中的计数数据以(数量/百分比)表示,接受卡方检验;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方差)表示,接受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3.7±32.8)min,术中出血量为(108.5±44.8)min,住院时间为(20.5±2.8)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治疗肱骨干骨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虽然该疗法能够用于大多数骨折类型,然而其失败率较高,并且术后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也容易导致并发症,并且使得患者的肘关节、肩关节由于长期固定,产生一定程度僵化。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整体效果更好;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此外,患者出院后,由于无需固定,可以展开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和萎缩,所以术后恢复效果也更好。本研究中,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肩关节、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同样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军,于宝占,王明钢.非扩髓肱骨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39(2):245-245,247.

[2]宋艳东.肱骨干骨折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19-121.

[3]高磊.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49-50.

[6]牛学强,黄富国,岑石强,等.肱骨干骨折髓内外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5):5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