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肖伟

常宁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内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踝关节扭伤;临床治疗

踝关节扭伤属于骨科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踝关节扭伤是发病率最高的关节韧带损伤疾病之一。踝关节的稳定性对日常活动以及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踝关节扭伤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并且减少再次扭伤的可能性。踝关节扭伤的传统治疗方法多选用外用膏剂或者冷敷等方式,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局限,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正骨法在对骨骼、关节等纠正复位方面具有一套特定的治疗体系,能够有效的修复患者关节或骨骼的损伤、错位等情况,对踝关节扭伤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治疗的有效率[1]。为进一步了解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踝关节扭伤方面的临床治疗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6例,女性20例,男性26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7.6±3.1)岁;对照组患者46例,女性22例,男性24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6.9±2.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详细内容如下。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常规冷敷以及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过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使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放松手法,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放松,使用揉、擦、摩等手法充分松懈患者踝关节,解除患者痉挛,进行放松时注意动作的力度以及连贯性,尽量保持力度均匀且动作具有连贯性,观察患者在放松按摩时的疼痛反应情况。活动关节类手法,使用活动关节类手法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按摩,主要使用拔伸法以及摇法进行关节的按摩,通过活动关节的方式加大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并且通过活动关节让患者扭伤的关节回归原位。结束手法,结束手法多采用理筋手法进行按摩,使用正骨理筋手法对患者扭伤部位进行按摩,充分疏通周围经络以及组织,促进组织肿胀部位的消肿以及活血散瘀[2]。中医正骨手法的相关治疗每日进行1次,每次持续30min。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治疗效果的判定,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痊愈: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关节稳定;有效:患者踝关节相关症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关节活动部分受限;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踝关节不稳定。治疗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人数×100%[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积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46.82±6.54)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7.31±2.57)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47.61±7.32)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15.84±3.1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3讨论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伤科软组织损伤症状,大多是在日常活动或运动过程中不慎造成的。踝关节扭伤大多导致患者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肿胀等情况,而后皮肤可能出现瘀斑,较为严重的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发生外翻甚至断裂,引关节不稳,同时可能合并其他韧带损伤以及骨折症状,对踝关节扭伤进行有效治疗有利于维护患者正常身体功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5]。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大多采用冷敷、敷药等方式进行治疗,较严重的扭伤需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随着中医学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使用中医方式进行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也逐渐增加。中医正骨手法是中医对于骨科疾病常用的矫正治疗手法,对于治疗踝关节扭伤一类的软组织损伤也具有良好的效用。

中医正骨手法指使用手法进行骨关节损伤的治疗,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包括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八种手法,随着临床医疗的不断发展,中医正骨手法也在逐渐进行改良和优化,现代医学中对中医正骨法总结出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按摩推拿等手法,使得中医正骨手法在临床应用效果得到提升[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治疗,主要采用了放松手法、活动关节类手法以及结束手法等对踝关节进行一系列按摩和锻炼,通过揉、擦、摩等手法让踝关节得到充分放松,利用拔伸、摇法等手法活动患者踝关节,使用理筋手法梳理踝关节附近的组织经络等,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中医正骨法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患者踝关节扭伤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症状积分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踝关节扭伤治疗能够对患者骨骼、经络、气血等起到调节的效果,促进患者踝关节与身体的整体协调,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了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中医正骨手法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中瑞.中医正骨手法在踝关节扭伤中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22-23.

[2]桑斗.正骨手法结合正骨散外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10):39.

[3]熊其林.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06(21):115-117.

[4]姜劲挺,郑吉元,安文博,张伦广,张志勇.中医正骨理筋手法配合消定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6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4):687-688.

[5]陈中文.中医正骨手法在尺桡骨桡骨远端治疗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02):57.

[6]王爱峰.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81例[J].河南中医,2012,32(11):1494-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