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贾会英

铁力市中医院152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肝癌患者24例。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螺旋CT;小肝癌;肝小血管瘤;鉴别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spiralCTindifferentialdiagnosisof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smallhepatichemangioma.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24patientswithsmallHCC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January2016.ThecharacteristicsofCTinpatientswith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smallhepatichemangiomaweresummarized,andthecharacteristicsofCTwereanalyzed.Results:smallHCClesionswereseenin31,27/34isalowdensity,highdensity4/34;smallhepatichemangiomalesionswereseenin27,24/32forlowdensity3/32,highdensity;lowdensitylesionsin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portalvenousphaseenhancedscanofthelatencyperiodwassignificantlymorethanthearterialphase(P<0.05)andmore,theportalphaseofsmallhepatichemangiomaanddelayedphase(P<0.05).Conclusion:accordingtothedifferentfeaturesofCTscanandenhancedscan,itisvaluableforclinicaldiagnosisofsmalllivercancerandsmallhepatichemangioma.

KeywordsspiralCT;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mallhepatichemangioma;differential;

肝癌、肝血管瘤是临床多发常见病,超声检查很难有效对两者进行鉴别,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甚至发生误诊、漏诊现象,所以肝内占位性病灶,首先应与肝癌、肝血管瘤鉴别,特别是中青年患者,无明显症状,病变直径小于3.0cm者须警惕酷似肝血管瘤CT表现的肝癌[1],本研究主要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以探讨其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诊断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CT检查下诊断的小肝癌患者24例,发现病灶34个,肝小血管瘤患者23例,发现病灶32个,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小肝癌患者,男19例,女5例,年龄38~69岁,平均(51.2±3.5)岁,19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2~3个不等;23例肝小血管瘤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7~61岁,平均(41.2±6.9)岁,16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病灶数2~3个不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PHILIP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其中层厚为3~5mm,螺距为1~1.5,电压为120kV,电流为140mA,并要求患者检查前禁饮禁食12h,于扫描前30min口服2.0%的泛影葡胺500ml,首先对全肝进行平扫,随后由头静脉或贵要静脉通过Medrad公司生产的高压注射器,以3ml/s的速度注入300mg/ml的优维显,总量1.5ml/kg,并在注射显影剂后30s行全肝动脉期扫描,60s时进行门脉期扫描,120s时进行延迟期扫描,注意在扫描时嘱患者屏气30s,具体延迟扫描时间和次数根据患者显影状况而定。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肝癌与肝血管瘤患者CT平扫

平扫发现小肝癌病灶34个,27/34表现为低密度,4/34表现为高密度;平扫发现肝小血管瘤病灶32个,24/32表现为低密度,3/32表现为高密度。

2.2肝癌与肝血管瘤患者增强检查结果

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结果(P<0.05)。

3讨论

不典型肝癌的CT鉴别诊断常见的为早期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特别是中青年患者,无明显症状,病变直径小于3.0cm者须警惕酷似肝血管瘤CT表现的肝癌,对此应行CT多期扫描,如平扫呈略低密度,边界欠光整,形态欠规则,动、静脉期强化明显,欠均匀,延迟扫描仍呈等高、低高混杂密度,提示肝癌可能[2]。肝癌和肝血管瘤通过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达到定性的要求,但同时也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以免个别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病例被误诊[3]。

肝血管瘤平扫表现:一般均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大的血管瘤,直径通常在4cm以上,瘤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强化区域进行性向病灶中央扩散;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4-5]。肝癌CT表现在动脉期,CT值快速达到峰值,肝癌组织增强扫描在20s内可达到动脉期峰值,并超过肝实质,出现早期高密度强化征象,病灶的峰值停留时间很短,然后快速下降,门脉期时肝实质的强化达到峰值,而肝癌的密度下降,两密度接近,出现等密度交叉,延迟期时病灶的密度进一步下降,与明显强化的腹主动脉下降速度几乎一致,随着肝实质的CT值继续上升,病灶又成为低密度,其增强的密度-时间曲线(T-D)呈速升速降型[6-7]。肝小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有赖于门静脉期的表现,在门脉期,若病灶仍为相对高密度可判断为血管瘤,若病灶呈等密度则与原发性肝癌仍无法鉴别,此时平衡期扫描是必要的,但其定性价值仍是相对的,该期等密度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8-9],王玉民[2]研究发现对影像表现不典型病例进行10及20min扫描有利于肝癌和血管瘤的鉴别,本组平扫发现小肝癌病灶31个,其中27个表现为低密度,4个表现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个表现为低密度,3个表现为高密度,同时进行增强扫描发现,小肝癌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福洲,何孔明,吴俊辉,等.酷似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肝癌CT诊断[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1):53-55.

[2]王玉民.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对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2008,34(2):312.

[3]彭文斌.肝癌与肝血管瘤的影像鉴别[J].中外医疗,2008,27(26):124.

[4]姚杰.浅析60例肝血管瘤的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3):274-275.

[5]杨琪.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病人肝硬化分级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78-79.

[6]肖丽萍.原发性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在CT影像中的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81.

[7]段岩松,杨广庆.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癌与肝血管瘤7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3,27(6):467.

[8]郭祥彬,张软英.螺旋CT动态扫描对肝癌和肝血管瘤的诊断及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044-2045.

[9]张维岗,姜梅萍.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