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周源

江苏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治疗出院、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居家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服药并定期随访,n=30)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n=3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并采用自理能力调查问卷(Self-carebehaviorquestionnaire,SCB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B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CB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0.0%(15/30)vs46.6%(14/3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3.3%(4/30)vs36.6%(11/30)。。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和家庭自理能力,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临床康复。

关键词:血液透析;延续性护理;居家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经济条件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极易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往往会引起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下降,导致自暴自弃等不良后果[1],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治疗是短暂而局限的过程,后期的长期居家治疗和定期随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2]表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才是提高其远期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家庭自理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改善提高该类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确保其居家治疗的持续性、安全性、稳定性,本研究对30例罹患血液透析的居家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期间治疗出院、病情稳定、透析龄≥1年的血液透析居家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6~73岁,平均(42.3±14.1)岁;透析龄45~180月,平均(100±25)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损害14例,多囊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2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服药并定期随访,n=30)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n=30)。排除标准:罹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正在进行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不能积极配合随访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入组患者均曾住院正规治疗,出院前进行用药治疗、饮食宣教和健康教育,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的居家治疗均正常服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出院1、3、6个月后进行随访,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便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最新病情作进一步的指导并记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延续性护理小组人员组成

延续性护理小组总负责人为肾内科护士长,组员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床位医师和相关责任护士/护师。护士长通过集体授课和单独辅导对组员进行相关居家随访理论知识的培训,对责任护士进行延续性护理实质内容、具体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并需制定出详细的延续性护理和随访方案,在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及时总结、纠正,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并向护士汇报,及时解决。

1.2.2延续性护理前期实施内容

血液透析患者在先期的住院期间均实施个体化护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填写具体的个人信息和治疗护理方案。出院前及时和该类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出院指导,加强饮食教育、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制订出个体化的居家护理方案,让患者和家属能熟练掌握。

1.2.3电话随访

每周由患者床位医师或责任护师分别对患者或家属(陪护人员)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目前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服药情况、生活情况等。特别需要按照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口头性的用药方案调整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指导建议。如病情需要,应及时调整来院随访的时间和治疗。

1.2.4登门随访

每月由患者床位医师或责任护师对患者进行登门随访(必要时需随时进行)。登门随访内容包括:(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配合治疗和居家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提出的疑问需及时解答,结合患者的各自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状态;(2)定期监督患者按时用药、避免服药遗忘,并告知一些比较实用的服药技巧,对不规则服药甚至拒绝服药的患者予以及时纠正,确保服药的持续性;(3)根据患者现有的治疗和生活状态,对居家的自理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4)掌握常规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蛋白尿患者长期服用卡托普利,出现不能耐受的刺激性咳嗽,需及时更换药物;高血压患者服药硝苯地平缓释片,可出现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等;(5)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健康饮食,需长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营养合理,荤素搭配恰当;戒烟酒、禁忌饮浓茶等,确保睡眠,避免劳累;(6)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影响、经济生活的负担等,较易出现情绪悲观、内心消极等焦虑/抑郁情绪[3],患者应学会自我放松,及时向别人倾诉,缓解不良的负面情绪;

1.3评估方法

1.3.1依从性评估

两组患者经随访干预6个月后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访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治疗的依从性。依从性调查问卷共20条目,每条计5分。居家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95分)、一般依从(60~<95分)、不依从(<60)3种状态。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人数+一般依从人数)/总例数×100%。

1.3.2自理能力评估

采用SCBQ问卷调查[4],SCBQ问卷包括42个条目,每项1~5分,得分越高说明血液透析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好。问卷调差在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估。

1.3.3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估

干预前后分别根据SCBQ调查结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样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比较高于对照组(χ2=11.223,P=0.018),见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B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B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居家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CB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BQ评分比较(分,±s)

组别nSCBQt值P值

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30146.8±19.4188.8±19.312.200.040

对照组30146.4±18.4141.1±19.60.190.080

t值0.1112.11

P值0.1890.001

2.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0.0%(15/30)vs46.6%(14/3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3.3%(4/30)vs36.6%(11/30)。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是社区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组成,具有病程长、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5]。为了延缓病情,控制症状,除了常规的住院临床治疗外,居家治疗和生活也是其疾病预后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该类患者提高居家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居家自理能力。近来研究[6]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居家治疗依从性差,往往会导致生存质量的下降,从而加剧了病情的进展。因此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康复、稳定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患者院外护理的延伸。本文中院外延续性护理模式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及时随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核心部分,从而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在短时间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居家自理能力,延缓了疾病的进展。分析其原因可能有:(1)护理人员是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者,其护理行为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治疗、居家治疗的始终。长期连续性的护理过程将患者、医院、家庭统一的结合起来,为患者的居家护理和康复呈现稳定性的态势,使得患者治疗得到延续。(2)在延续性护理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护患关系,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登门随访等个体化指导,增强患者接受居家护理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3)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护理指导,减轻了某些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治疗态度等到改善,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将延续性护理模式运用到慢性肾炎的居家患者,将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从医院向家庭延伸,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居家自理能力,满足了患者的精神和病情需求,延缓了疾病的进展。与此同时,实施延续性护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有更多的耐心和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血液透析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陈幼萍.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69-70.

[2]张路霞,王芳,王莉,等.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7):570-570.

[3]相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8):2326-2327.

[4]张晓艳,楚平华,魏贵明.癫痫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4-6..

[5]ZhangL,WangF,WangL,etal.PrevalenceofchronickidneydiseaseinChina:across-sectional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6]LaneBR,DemirjianS,DerweeshIH,etal.Isallchronickidneydiseasecreatedequal?[J].CurrOpinUrol,2014,24(2):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