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张幼琴

张幼琴

湖北省黄梅县精神卫生中心4355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进行分组,A组35例(伴攻击行为),B组31例(不伴攻击行为),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健康恢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产生幻觉、妄想等表现,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攻击行为,可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住院期间,患者的危险行为时常发生,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也对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困扰。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控攻击行为发生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的相关内容。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9.8±1.2)岁;病程(9.5±1.8)年,住院(2.4±0.8)次;有家族史22例,无家族史44例。其中,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4分者35例,伴攻击行为,设为A组;MOAS评分<4分者31例,不伴攻击行为,设为B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MOAS量表[2]对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言语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财产攻击”四项,按照“有或无”进行评定。利用医院自行制定的问卷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分[3],根据具体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计分,评分越低说明恢复越好。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A组患者有27例有攻击史,占77.1%;B组患者有12例有攻击史,占38.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的NOSIE-30评分在“激惹、精神症状”两项上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护理

3.1入院评估

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掌握个性特征、既往史、发病诱因及精神症状,确定是否存在攻击行为,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住院环境是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3.2预见性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思想动态,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以温和的言语及态度进行细心护理,赢取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重点监护有高危症状的患者,做好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将患者不配合治疗的行为作为有无攻击行为的预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3.3安全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疾病的变化情况,通过药物合理控制病情,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对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防范;大胆冷静地应对有明显攻击倾向或行为的患者,运用镇静的语言加以劝导,在满足其合理要求的同时,对医源性冲动行为进行控制;发生冲动行为的患者予以保护性约束,同时对患者进行解释,以免患者产生敌对情绪,影响后续治疗及护理。

3.4行为干预

引导患者参加活动,通过整理卫生、下棋等进行锻炼;同时,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制定活动计划,一方面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4小结

近年来,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造成的危害问题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该攻击行为情况严重,且难以预料,给病区安全管理造成困难。通过分析发现,伴攻击行为和不伴攻击行为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此,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可避免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此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通过保护性约束、重点监护、健康教育等进行安全管理,以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燕.躁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4):188-189.

[2]蒋丽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0(4):151-152.

[3]周仙琴,彭雅芬.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