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史秀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史秀岩

史秀岩

营口市中医院儿科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全部患儿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患儿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患儿蒙脱石散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腹泻;小儿;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未成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继发性腹泻几乎是所有抗生素常见副作用之一[1]。布拉酵母菌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毒素作用,并对肠黏膜有营养作用,近年来被用于继发性腹泻的治疗。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急性腹泻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98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诸福棠)》中的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诊断标准。排除本此次治疗前1w应用过微生态制剂或咪唑类、制霉菌素类药物者;患免疫缺陷疾病、先心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重度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1.5±0.6)岁,平均病程(2.4±0.7)d,11例为粘液状大便,38例为水样便。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3个月~7岁,平均年龄(1.6±0.7)岁,平均病程(2.3±0.6)d,其中13例为粘液状大便,36例为水样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采取口服蒙脱石散(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01),1岁以下,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均分三次,倒入50ml温水冲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BIOCODEX公司生产,0.25g/袋),<1岁患儿,顿服1袋,1次/d;≥1岁患儿,1袋/次,2次/d。布拉氏酵母菌应在服用蒙脱石散剂前或后2h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直至出院。

1.3疗效评价

参考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相关标准[2]。用药3d内,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为治愈;用药3d内,全身症状、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显著好转,为好转;治疗3d,患儿全身症状、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无明显变化或有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文设计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中相关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且用t值进行检验。P<0.05则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这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3]。儿童腹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并未完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酶活力也不如成人强,不能很好的适应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儿童处于快速生长期,所需的营养物质较旺盛且儿童食物以液体为主,进食量较多,相对儿童胃肠负担较重;身体防御能力差,儿童胃酸pH偏高并且胃排空速度快且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较低,以致进入胃内的细菌更加容易存活;肠道菌群失调,成人的肠道菌群对进入的有害微生物有拮抗作用,不良的饮食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肠道菌群平衡失调而致肠道感染;非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粒细胞、溶菌酶和溶酶体等,能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家畜奶制品虽然也含有一些活性成分,但加热和人工喂养过程容易导致活性成分灭活和受污染[4]。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消化道的负担重,消化道及微生态屏障脆弱,易受到感染、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容易造成小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腹泻。常用的腹泻治疗通常采用肠道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的侵入[5]。这类制剂有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不太理想。

布拉酵母菌散剂含有大量活性布拉酵母菌,该酵母菌具有耐胃酸的作用,进入胃部后不受胃酸影响而能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从而在肠道内保持恒定水平。实验显示,在停药2~5d后,患儿粪便检测不出该菌,说明布拉酵母菌无在肠道内永久定植的能力,其可暂时性作为肠道益生菌,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状态,为一种安全的调节剂[6-7]。布拉酵母菌作为真菌,其生物活性不受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亚胺培南类等非抗真菌药物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抗生素继发性腹泻的治疗药物。布拉酵母菌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毒素作用,并对肠黏膜有营养作用。该菌分泌的蛋白酶能够将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分泌的毒素水解,并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布拉酵母菌能够产生多胺物质,能为肠黏膜提供营养,从而显著增加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双糖酶活性[8]。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应用了布拉氏酵母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腹泻持续时间、大便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更少(P<0.05)。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可缩短腹泻次数,加快腹泻的康复,并有助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对临床诊疗与护理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健波,卢金花,赵果邡,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4(14):23-24.

[2]金翠,赵青,原慧云,等.布拉氏酵母菌治疗不同病程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34):9-10.

[3]李星虹,庞晓军,刘应美,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急性腹泻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05(9):827-829.

[4]周桂萍.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急性腹泻[J].中外健康文摘,2015,09(29):209-209.

[5]Czerucka,RampalP.ExperimentaleffectsofSaccharomycesboulardiiondiarrhealpathogens[J].MicrobesInfect,2015,4:733(R)C9.

[6]吉大章,邹商群,熊琴,等.布拉酵母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杂志,2014,4(10):818-819.

[7]盛晓翠,张莹.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婴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的疗效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6,32(5):148-149.

[8]张玉林,梁庆红,骆金芝.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学研究现况[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15(1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