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系统性护理干预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系统性护理干预的研究

单昆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市静海区301600

摘要:目的:探究ICU中心静脉导管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3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180例,观察组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发生导管病原菌定植、穿刺部位、隧道、植入部位感染及CRBSI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ICU患者在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上述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几率均低于对症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在临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能明显降低不良感染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系统性护理;相关性感染;效果

在临床ICU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CVC)成为一种常用手段,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抢救中具有较强应用性,在长期输液、用药治疗、营养的输入、静脉监测、血液透析及介入治疗等方面效果较为明显[1-2]。但由于CVC操作为一种创伤性、侵入性操作,且由于ICU均为重症患者,多数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大部分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且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或是免疫抑制剂,故临床在置管后发生CVC相关感染的几率也大大增多,这也是引发院内感染常见原因之一。因此ICU患者在行CVC治疗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干预,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是临床提高有效治疗的关键之一。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行CVC治疗患者360例临床资料,男190例,女170例,年龄(35.1-66.2)岁,平均(47.8±3.3)岁,均行CVC治疗,其中置管时间最长12d,最短3天,平均7天。纳入对象均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其中患者多数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严重多发性外伤等。

1.2研究方法:

1.21严格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均严格执行无菌消毒原则,并在每张床旁都配置快速手部消毒剂,告知患者家属及时行手部消毒处理,留着导管时需应用最大保护屏障,采用有效的皮肤消毒处理。

1.22加强导管维护和管理:①为防止细菌生长繁殖,需及时合理更换辅料,置管术后第一天需常规进行更换,之后间隔更换时间为2天,避免过短或过长时间更换,都会增加感染几率。

②加强导管接头的管理,导管接头被认为是污染的开始部位,输液前需严格用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包括肝素帽,消毒可来福顶端及周边后在连接输液装置,之后用小方巾包裹国定住,注意每天需更换一次小方巾,操作时尽量避免输液旁路,输液装置需每天更换一次,肝素帽可3-5天更换,每周更换可来福接头一次。

1.23合理应用并及时更换: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检查留置导管时间,注意及时拔出。如果置管时未保证无菌原则,需在2天内及时拔出,若判断已造成感染时需及时拔出,短期内出现CVC穿刺部位皮肤化脓或严重怀疑CRBSI时并伴有学动力学参数不稳定时需立即更换。

1.3评估标准: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①导管穿刺部位可见化脓性液体或弥漫性红斑现象;②导管皮下部位出现弥散性红斑或疼痛现象;③经侵入操作后出现发热(>38℃),且穿刺部位出现压痛(排除外在原因)。符合以上3条中之一即可。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用x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ICU患者在行CVC后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后发生感染情况。见表1.

表1比较两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部位发生感染率情况

3.讨论

临床在CVC治疗中导管、静脉、消毒方式不当、无菌操作技术依从性低及导管管理不当等均可能导致CVC治疗后相关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CVC后的护理干预,提高预防干预对危险因素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4],穿刺时无菌手套、口罩、无菌衣是最基础也是最大保护屏障,能有效降低细菌感染几率。因此在CVC操作前后,更换输液装置和敷料前后需至少消毒洗手2min或应用毒型擦手剂搓擦双手15s,严格的无菌操作时预防置管感染的关键。另有文献报道[5],CVC置管后感染与置管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发生败血感染几率越大,导管留置4-7天感染率为1.1%左右,8-14天可达20.8%,15-21天后高达约78.9%。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增加导管内腔血行感染的几率,也会导致细菌在穿刺部位或导管表明充分繁殖生长,因此感染机会增多。

本研究发现两组ICU患者在行CVC治疗后,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发生置管后相关感染几率明显降低比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CVC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感染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文献参考:

[1]徐洪恩,贾勇士,吴树强,等.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536-539.

[2]陈玲,常为民,赵凤娟,等.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6,(4):542-544.

[3]荀林娟,宋瑞梅,叶海燕,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93-95.

[4]查茜.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55~156.

[5]顾春娟,徐静.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05):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