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赵微

赵微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111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3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60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共81例,医院感染率为22.5%;患者年龄是否≥60岁、住院时间≥30天、肝功能、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采取侵入性操作,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是否出现腹水以及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均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众多,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关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致病因素主要是因为病理组织学上存在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从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1]。因为患者肝功能受损,患者的免疫力相对低下,临床上经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因此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可制威胁生命[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3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中,男性患者249例,女性患者111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为(51.98±4.2)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6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5例,酒精性肝硬化59例,胆汁性肝硬化39例,隐源性肝硬化38例;患者肝功能评级:肝功能A级患者160例,B级患者113例,C级患者87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包括:高脂血症患者17例,糖尿病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慢性胃炎8例,胆石症9例;进行的侵入性操作治疗包括:鼻饲、留置导尿管、插三腔二囊管、腹腔穿刺等;156例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36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病程记录、微生物学检验、生化检查、病史等综合判断患者是否为医院感染,对患者是否年龄≥60岁、是否住院时间≥30天、肝功能、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采取侵入性操作,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是否出现腹水以及白细胞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上诉因素是否对肝硬化发生医院感染产生影响。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本次研究的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1例,医院感染率为22.5%,未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279例,占总人数77.5%;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人数为16例,死亡率为19.75%,非感染组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率为2.15%,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从本次研究可知,年龄是否≥60、住院时间是否≥30d、肝功能情况、是否具有合并症、是否采取侵入性操作、是否出现腹水以及白细胞计数都与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肝硬化患者因为肝功能受到损害,抵抗力相对低下,因此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大,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原因是因为在患者发生感染后,病原菌产生大量毒素,机体代谢也同时产生大量的毒性代谢物,需要肝脏进行代谢解毒[4],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代谢解读能力差,大量的毒素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进一步加深肝脏和其他脏器的损害,使得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5]。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显著的减低,但是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问题却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积极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临床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义务。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本次研究的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1例,感染发生率为22.5%,未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279例,占总人数77.5%;感染组死亡人数为16例,死亡率为19.75%,非感染组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率为2.15%;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天,肝功能评分低并且存在并发症,采取侵入性操作,滥用广谱抗生素、出现腹水症状、白细胞计数低,均能导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

因此,在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应该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肝功能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严格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腹水症状、提高白细胞计数均能显著减少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链跃,陶爱萍,丁小平,等.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30-132.

[2]汤国红,蒋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5):329-331.

[3]叶石才,孙碧兰,吴巍芸,等.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2):247-248.

[4]汪鑫,彭春仙,叶程军,等.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69-170.

[5]宋爱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医药论坛杂志,2016(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