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初中生引入英语语音之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把初中生引入英语语音之门

张运红

河北省魏县德政镇中心校(056800)张运红

语音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抓好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严格把好英语语音入门关,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保证。我们往往对发音的暗病不认真治疗,如浊辅音发成清辅音、短元音发成长元音等。我们还会对语音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把握不准。有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字母、音标、单词和拼读,而忽视了听音、辩音、模仿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致使学生发音尚可,拼读也还熟练,但语流不畅,语调不过关,因而朗读、口语技能的发展大受影响。如何引导学生入语音之门?

1听音感知,放慢夸大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渐训练学生认真听、听清楚、听正确的习惯,细心感知所学音素。引导学生在听音中模仿,看口型,练发音。分解首音、中间音或尾音,再运用拼续音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音素。音素或音节的分解,不仅适宜于学生对单词更快更好地拼读,也便于学生加深记忆。听读训练时,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单词及词组、句子。听写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体会常见辅音、辅音连辍、元音及不发音字母或字母组合,以此来训练学生在正确的语音表征的前提下,能够进行良好的音形转换。此外,音标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音标自学单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渗透教学,在一段时期内逐步地让学生认读大部分的音标,逐渐地帮忙学生掌握利用音标拼读大部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而不必急于在两、三节课里专门进行音标教学。相信学生在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会越来越熟练的运用音标自学单词的。

2情境呈现,形意互渗

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对教师来说,教学设计中应构想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呈现主体性、合作性、鲜活性。此外,情境设置也应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而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搭建“支架”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既不能把支架的目标定得过低,也不能好高骛远,过犹不及。对直观的单词不妨配以图片、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我们还应提倡词与词之间的“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如:pen-pencil-pencilcase-pencilsharpener,back———backpack,black———clock,name———game.或可进行字母变换,如foot→food,glass→grass,from→frog,make→cake,take,wake,mate.可以扩展字母如:red→read,car→card,ice→nice,for→four,his→this.还可以玩一玩词中词的游戏,如dictionary一词中可找到an,and,any,art,at,rain,no,not,a,act,air,road,day,dry,in,it,can,car,card,cat,city,coat,cry,to,today,train,try,on,radio等。英国著名语言家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歌曲、韵律和唱、猜谜语、简笔画、谚语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3表意朗读与表情朗读的结合

大声朗读,坚持这一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课堂领读、同桌朗读模式,我想这样的表意朗读应该一直被提倡。在教学过程编排上,也尽量多的编排对话操练,以争取让学生有尽量多的机会参与操练展示,尤其是每个单元的SectionA(包括SectionB的前半部分)的句型,更是有必要以两人或四人一组等模式充分操练。而此时,教材后面的听力材料则完全可以作为早自修朗读内容,其中个别超纲单词,不妨也加以解释,以作为进一步扩展学生课外单词量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英语口语交流中,语音语调不仅能准确传达语音信息,而且在表达态度、情感和情绪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着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如Yes!↓Yes?↑对在情景中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难以理解和可能无法准确进行句读的句子,教师要安排读前指导,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轻音、断句、连续、清浊辅音的转化及节奏等。

表意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的重要途径。可不断变换朗读训练形式,还可多设计表情朗读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文本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去进行对话交流,这也是对朗读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这样,学生在亲自的参与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朗读水平,也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正确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这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运用能力。创设情景之后,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表情朗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需知,语调、表情、手势语这些非语言交际形式可以融洽在语音意识中并促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还可以声情并茂地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文本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才能随着文本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学生才可在读中品味语意,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Unit2:Isthisyourpencil?SectionB,2a,2b

Conversation1

Kelsey:I'mlookingformywatch.

Teacher:OK.Isthisyourwatch?

Kelsey:No,itisn't.That'smywatch.

Teacher:Hereyouare.

Kelsey:Andthat'smyIDcard.

Teacher:OK.What'syourname?

Kelsey:Kels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