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如何关注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

李芳

(河北省武邑县职教中心李芳)

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富裕,使孩子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所勿略,导致学生出现过于依赖心理,学习没有激情,意志薄弱,缺少拼搏的精神。作为学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个重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要求参与者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体育运动的生命所在。体育现象中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参加体育竞争的主体不断更新。在绝大多数项目和体育活动中竞争是基本形态,竞争始终贯穿体育运动的过程,参与者既是竞争的主体又是竞争的客体。比赛场上的竞争气氛和竞争行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使直接参与者有极强烈的情绪体验,就是间接参与者──观众,也同样被激烈的竞争场面所震撼。因此,不论是直接参与或是间接参与,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强烈的竞争气氛。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新课程的诸多特征如: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注重课程目标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增强竞争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培养的一个目标。这种更新和发展必须在个体本身的比较或是对其他个体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学习存在竞争,有学习就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创新和发展。

1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培养的原则性

1.1公平性:这里说的公平环境是指各个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力量的均衡、比赛规则的平等。双方实力的对比不相上下,能力势均力敌,势必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激烈场面。在相同的时间、场地、器材、气象等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在游戏规则、比赛规则、秒表、尺子、比分面前人人平等,有公平才能合理竞争,才能保证参与竞争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断进取的决心。创造公平环境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前提条件。

1.2目标递进:坚持这一原则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保持竞争的自信心和持久性。体育运动的竞争都是具有具体目标的,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逐步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渐次达到总目标的水平;然后,再为实现下一总目标奋斗拼搏,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在竞争中对新目标的不断追求,从而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

1.3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内在驱动力,有了主动意识才会用心去做,才会积极,才会拼博。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获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团体的力量配合和人际关系协作,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新奇,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培育竞争兴趣和技巧。

1.4合作与竞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间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以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起点的,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既是上级目标又是起点。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溶于团体,吸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竞争的强者,运动技术的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如:大部分田径项目。而群体性项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胜,如:篮球、排球、接力、游戏等。

2体育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2.1教育引导法:正确的竞争意识,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首先要端正思想,清楚竞争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竞争实力也会一事无成。通过思想的引导,树立自尊、自强的学习信念,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

2.2成功动机法:动机是个人心理趋避相对的两种倾向,把某种成就活动、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以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称为成功动机;把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境地的动机成为害怕失败的动机。两者关系为:成就需要=追求成功动机—害怕失败动机。追求成功动机高的人会勇于克服困难、有挑战欲望。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项目特点、个体差异、爱好特长不同,把握学生的成功动机心理,提高竞争意识。

2.3赛事法:在体育教学中竞争无时不存在,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比赛法,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评优,还有各种球类赛、小团体接力赛等,通过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2.4游戏法:体育游戏是体育手段的一种,既有娱乐、健身、技能学习等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东西,容易兴奋,抑制能力弱的特点,若教法过于死板、单一或难度过大,技术动作过于复杂等等都不容易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避的心理,如果把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5小集团教学模式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小集团由教师安排或自愿组合成4~5人一组,根据学生的运动技术掌握情况、身体素质、性别和爱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虑,适当调整,使小集团成员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的梯队,能互补,有利于互相帮教活动的开展;集团的成员相对固定,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分组的类型有:自然分组、同质分组(技、体能无大的差异,体现组内竞争)、异质分组(均衡各组实力,体现组间竞争)、帮教型分组、伙伴型分组、性别和兴趣爱好分组。小集团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代表集团的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互相竞争,使学生觉得个人“命运”与集团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集团利益,互相吸引,互相激励,团结协作,积极竞争,努力拼搏,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胜。使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培养全局观念、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