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 李玲燕 耿留珍

1扬中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扬中 212200 2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 扬中 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4)与并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n=4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虽然医疗条件在不断革新,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但此疾病治愈后的致残率仍然较高,这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其生活质量。若提高患者依从性,并结合先进的治疗方式,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后遗症,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因此,为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应用价值显著,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与实验组(n=44),所有患者均经CT与MRI确诊为脑卒中疾病。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均数为(58.7±3.5)岁,其中脑梗塞患者20例,,脑出血2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4~77岁,均数为(58.2±3.6)岁,其中脑梗塞患者21例,,脑出血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疾病,且在研究前均知情同意,并签订了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常规用药指导、日常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并行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其一,组建专业护理小组,医院机构应挑选专业护理人员组建小组,并对其进行专业性培训、保证组内护理人员对延续性护理相关技能的掌握度,并对心理学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定期考核,从而保证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其二,健康宣讲,由于患者普遍对此疾病缺少相关认知,出院后依从性普遍较低,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此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而提高患者对此疾病的认知水平与依从性。在健康宣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讲解,并告知患者与家属出院后坚持自身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定期发送相关知识手册。其三,康复指导,胡丽热元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来针对性的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主要有日常生活技能、平衡训练、正确体位休息、慢走训练等,护理人员还应定期回访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与病情发展,进而调整下一步康复训练[2]。其四,制定回访计划,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病史等信息,并向其发放医院联系卡,标明护理人员、科室与主治医师联系电话。其次,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内,护理人员应保持一周最少一次的电话回访,出院1~3个月,应保持每月回访两次,三个月后保证每月一次回访,从而保证实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其中具体有出院时,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出院后六个月四个指标,其中评分越高,患者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设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组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37.3±11.1,出院后一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46.8±12.5,出院后三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56.8±13.4,出院后六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67.7±12.1;实验组患者中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38.3±11.0,出院后一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39.6±12.6,出院后三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41.7±13.40,出院后六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43.9±12.0。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情况对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t=0.4245,P=0.6723;t=2.6909,P=0.0086;t=5.3649,P=0.0000;t=9.2640,P=0.0000)。


  1. 讨论

脑卒中疾病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具有发病快、病情重、发展快等特点,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变,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治愈后的后遗症仍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其生活质量。孔结球等人指出

[3],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延续性护理过程中,通过组间专业护理小组,健康宣教,康复指导与制定回访计划,可大幅度提高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一致,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综上所述,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然.延续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2):149-151.

[2]鲁先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3):3861-3862.

[3]孔结球.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可行性[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