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梁卫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系统护理措施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接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系统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血次数,对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系统护理措施;常规护理

在目前医院临床患者诊断与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类型。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胰胆、十二指肠、胃或食管等病变所引发的消化道出血,在消化内科当中较为常见[1]。目前临床通过多种治疗方式均可有效治疗患者疾病,但是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介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临床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平均年龄(43.17±5.81)岁。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44.29±4.72)岁;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42.49±6.4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遵循医嘱指导患者日常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存在异常症状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部分患者存在呕血症状,增加了患者出现恐慌、害怕、焦虑的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相应的安慰,并告知该类疾病常见症状与发病原因,相应的向患者接受疾病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日常饮食进行指导,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程度威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出血停止前不可进食任何食物,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加重病症。在这一基础上,待患者出血停止后,可适当进食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类食物。随着患者疾病的改善,逐渐过渡到正常的普食,保持饮食清淡、营养丰富。

最后,由于患者病症程度不一,因此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接受治疗。因此在患者主要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定期翻身,以降低出现压疮等情况发生,并且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受压部位开展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几率。在这一情况下,护理人员同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降低呕吐物血腥味对患者造成的刺激,提升患者护理体验,降低发生口腔感染的几率。

1.3 观察指标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胃管吸出液情况,划分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种类型。其中显效是指患者呕血以及便血症状消失,胃管吸出液正常;有效是指患者无呕血症状,但存在便血情况,患者胃管吸出液存在一定新鲜血液;无效是指患者护理无效果,患者疾病存在加重趋势。患者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有效率

对照组

50

12(24%)

29(58%)

9(18%)

41(82%)

观察组

50

37(74%)

11(22%)

2(4%)

48(96%)

χ2

-

-

-

-

10.0102

P

-

-

-

-

0.002

3.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非常快,是较为常见的急性突发病[2]。在目前医院临床诊断与治疗中,通过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方式,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介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指给予患者基础性护理,例如日常用药、生命体征监测等,能够较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效果有限,对于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以及日常饮食指导效果较差,因此不利于患者治疗后恢复。

系统护理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患者护理方法,采用心理、饮食以及日常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在黄丽鸥[3]的研究中,临床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体验,对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系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蓉.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系统护理措施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5):265-266.

[2]胡春蓉,杨华.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医药前沿,2017,7(13):278-279.

[3]黄丽鸥. 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