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

管晖

山东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272100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多使用无机化肥、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带来的化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氨基酸生物复合肥调节、刺激、改善、增加植物营养供给,提高植物免疫力,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生态环境,这种氨基酸有机肥料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防止地力复苏,预防土壤。本片文章就对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有机复合肥;氨基酸;生产;应用

中国分类号:TQ44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中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存在于肥料中,使作物容易吸收,提高肥料对象的耐病性,提高施肥作物质量的功能。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直接补充植物所需的氨基酸,刺激和调节植物的快速生长,强化植物生长,促进营养素吸收,强化植物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加快植物生长繁殖。

1简易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意义

生物有机复合肥是以有机肥为基础,将无机肥料与具有特殊功能、安全有效、来源明确、名称明确的微生物菌种相结合。它是一种兼有微生物肥料、武器和有机肥作用的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在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增产增质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环保型新肥料产品。生物有机肥是植物生产的理想肥料来源。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生产的农产品,以减少环境污染、土壤和生态系统退化,更有利于人类健康,代表了施肥技术的新水平和肥料发展的新趋势,是未来农业生产中施肥的发展方向。生物多功能集成肥料营养丰富,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物含量丰富。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块体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疏松土壤,使土壤通风,使排水和栽培更加容易。加强土壤水肥保持能力,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2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

2.1材料准备

有机材料:主要材料为猪、牛、粪、食用菌孢子和鱼塘污泥,就地浓缩,适当干燥分散。各种农作物秸秆用粉碎机粉碎作为辅料。鸡肉、鸭肉、甘薯粉渣、酒糟、蔬菜饼、芝麻饼、亚麻饼、泥炭被用作配料。无机材料:磷酸钙镁或过磷酸钙。微生物菌剂:选用广州农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堆肥和粗纤维降解专用菌种,通气管:选用厚度为3.5-4.5厘米的塑料管或竹子(竹制通气管中的竹接头应断开),锯至1.5-1.8米,通气管上每隔约1.2米螺旋锯出一个小孔。

2.2生产原料、配方及产品技术指标

生产原料:尿素、氯化钾、腐植酸、氨基酸、复合菌剂、脲醛溶液,其中复合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组成。生产配方(质量比):尿素:硫酸钾:腐植酸:氨基酸:菌剂:脲醛溶液=54:10:20:12:5:4。产品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N-P2O5-K2O=25-0-5,w(N+P2O5+K2O)≥30%,w(有机质)=20%,w(氨基酸)=6%,有效活菌数≥0.4亿个/g,粒度2.0~4.5mm质量分数≥80%,pH7.1;无害化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的要求。

2.3生产方法

如果元素从颗粒塔元素熔体熔化到传热油,则元素熔体温度为125~130℃。在塔下面混合氯化钾、腐殖酸和氨基酸,然后加热到50~65℃到塔顶,定量放入加热搅拌机,与定量尿素熔体加热混合,加热温度为125~128℃。加热混合材料,用高速剪切机完全剪切混合,打碎浆料中的颗粒,形成流动性好的颗粒浆料后,该浆料通过重力流进入颗粒器制成颗粒,颗粒温度控制在120~125℃。这种颗粒材料在从塔上跌落时,通过冷却风扇形成的冷空气进行对流冷却变硬,形成粒子,冷却风量控制在使塔底颗粒物料温度50~60℃。这种颗粒材料是从塔下面收集起来,然后用带式输送机运到体质机器上,合格材料的粒度为2~4mm。筛选后残留物粉碎后返回再造粒。将体质颗粒物(成品质量的90%)传递给包复面提取机。脲醛溶液(成品质量的5%)在涂层熔体罐中加热,温度70~75℃;在滚筒涂装机内,将颗粒氨基酸有机复合肥料均匀喷洒脲醛溶液,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占成品质量的5%)对喷雾脲醛涂层球团进行粉末涂层处理,使微生物菌剂与颗粒肥料复合一体化处理,并制备成为颗粒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

3操作步骤

3.1培菌

用60~80L塑料大桶,加入自来水,在太阳下晒2h。往桶里加入红沙糖0.5kg,维生素C、B2、B6各8~10粒。加入堆肥专用菌种1kg,充分搅拌至溶解,发酵12h,每隔1h搅拌1次。1kg农运来堆肥专用菌种培养的菌液一次可发酵10t有机物料,完熟堆肥使用2次效果最佳。

3.2造粒

按配方将尿素在尿素熔融器中采用导热油于125~130℃进行熔化;在塔下将定量的氯化钾、腐殖酸、氨基酸混合后加热至50~65℃输送至塔顶并加入加热混合器中,与定量的尿素熔融液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5~128℃;加热混合后的物料进入高速剪切机进行充分剪切、混合,以打碎料浆中的颗粒,形成流动性能良好的造粒料浆;造粒料浆依靠重力进入造粒器中进行喷淋造粒,造粒温度控制在120~125℃;喷淋出的液滴在塔内降落过程中与冷却风机送入的冷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并固化形成颗粒,冷却风量控制在塔底颗粒物料温度为50~60℃;塔底得到的粒状氨基酸有机复合肥料收集后用皮带输送机输送至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合格物料粒度控制在Ф2~4mm,筛分后的余料经粉碎返回配料工序。

3.3拌料

将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主材料、辅料、材料均匀地混合在机械中,然后将水混合培养的菌液均匀地撒在土壤上,然后将各种材料和细菌液混合在一起,有效地均匀地混合是至关重要的。堆肥水分影响堆肥温度和发酵时间,一般湿度调整为50%至60%(用手捏的话,水滴不掉落,散落是合适的)。

3.4颜色管控

因为同批的产品颜色必须统一,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①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减少对产品颜色产生重大影响的原料(如海泡石、氧化镁等)的调整。这些原料转换后不再需要,必须提前停止供应。②同一原料的批处理颜色差异很大,必须单独保管,同一批处理产品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同一颜色的原料。③复合肥产品同批生产中发生原料替换(例如,固体原料磷酸单铵和液体原料磷酸替换)时,必须随时关注产品颜色,如果产品颜色发生重大变化,则必须将其发送到废料库,在产品颜色不再变化的情况下,将材料交付到成品库。

3.5菌肥复合一体化处理

将50~60℃温度下筛选的颗粒氨基酸有机复合肥料运送到滚筒涂层机。将70~75℃加热的脲醛溶液在涂膜剂溶解池中定量喷洒到鼓包涂机中的定量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此鼓包涂机内喷洒脲甲醛的涂层颗粒物质经过粉末涂层处理,将微生物菌剂与颗粒肥相结合,制备颗粒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无机肥料和农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因此化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娜,窦兴霞,胡睿,胡连弟.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J].化肥工业,2019,46(02):18-20.

[2]刘丹,胡睿,胡连弟,曹广峰.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总结[J].磷肥与复肥,2019,34(02):17-18.

[3]张海涛,张磊,徐长青,孙崇鑫.聚合氨基酸复合肥系列产品生产技术总结[J].化肥工业,2018,45(06):13-14+47.

[4]邵光文,周瑛,邵建华,陈绍荣.新型氨基酸肥料的研究与肥效试验[J].化肥工业,2015,42(03):90-94.

[5]王岳.固态发酵豆粕制备氨基酸复合肥的工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