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张振艳

铁力林业局职工医院 (黑龙江 伊春 152500 )

摘要: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方法:将经胃镜证实的胃溃疡病人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组 60 例)与奥美拉唑组(对照组 58 例)。 治疗组应用埃索美拉唑 40 mg,对照组用奥美拉唑 20 mg 均睡前服,治疗 3 周、6 周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胃镜下胃溃疡的愈合率、 显效率、有 效 率 分 别 是 36.7% 和 17.2% 、75.0% 和 43.1% 、95.0% 和72.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胃镜下胃溃疡的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是 40.0%和 37.9%、86.7%和81.0% 、98.3% 和 96.6%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愈合率 、显效率、有效率相当,但埃索美拉唑起效快,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据估计约 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 胃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多发病之一,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其发生主要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 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 感染、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 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 其发病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 本文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入选标准①年龄在 18 ~ 78 岁,男女性患者约 3/1。 ②10 天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溃疡大小在 6 ~ 20 mm 之间,溃疡不超过 2 个。 ③两组患者在两天内停用一切抗溃疡药物。 ④对穿孔、幽门梗阻、胃十二指肠手术史者、肿瘤患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对本药物过敏者均不能纳入本研究组。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 40 mg 睡前服,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 mg 睡前服 ,分别于 3 周 、6 周复查胃镜 。 两组一般资料如表 1。

5df6e43204ec3_html_d558573adf5625a4.png

3、观察指标愈合:溃疡及炎症均消失;显效:溃疡消失,周围仍有炎症;有效:溃疡面积缩小到 55%以上,无效:溃疡和炎症均无好转者。愈合率 = 愈合数 /总例数;显效率 = (愈合数 + 显效数)/总例数;有效率 = (愈合数 + 显效数 + 有效数)/总例数。

4、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治疗 3 周后胃镜下溃疡疗效比较(见表 2)

5df6e43204ec3_html_e932f83cce859b2c.png

2、治疗 6 周后胃镜下溃疡疗效比较(见表 3)

5df6e43204ec3_html_16c7b65ea01999c6.png

3、良反应 治疗组有 1 例出现头晕、嗜睡。 对照组有 3例出现皮疹、头晕、乏力、嗜睡的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

5df6e43204ec3_html_774bc6b495657e3a.png

三、讨 论

胃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疾病,患病率约 10%左右,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 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胃酸过高、黏膜保护减弱和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产生溃疡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法之一。奥美拉唑是第一代 PPI,是 R 型和 S 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1:1的混合物,为 H+-K+-ATP 酶抑制剂,能选择性浓集于壁细胞质子泵上,使其不可逆地失去活性,使壁细胞内的 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因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埃索美拉唑为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的 S 异构体,它主要在肝脏内代谢,其药用机制是通过不可逆的抑制胃内壁细胞 H+-K+-ATP 而阻止胃酸的最终分泌[4],该药对组胺、五肽胃泌素和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 H+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由二丁基环腺苷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可有效保持胃内的 PH 在 6 以上。 其药理活性强,作用全面,抑酸效果更好,故能产生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胃溃疡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胃溃疡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胃溃疡患者如果在发病之初不能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出血、梗阻或者是穿孔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胃溃疡的治疗,关键在于保护胃载膜、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三个方面。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有效地胃溃疡在治疗方式,一直以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是奥美拉哇,该药物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埃索美拉哇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它是奥美拉哇的左旋光学性的异构体,因此,埃索美拉哇的血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显著的高于奥美拉哇。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哇的半衰期与奥美拉哇相比可延长以上,而对于胃酸的抑制效果与奥美拉哇相比能够延长以上,因此,埃索美拉哇较奥美拉哇更能够使患者的胃溃疡症状得到迅速而显著的缓减。

综上所述,采用埃索美拉哇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能够取得较奥美拉哇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埃索美拉哇治疗胃溃疡较奥美拉哇更加安全有效,患者临床治愈率高,没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84.

2 张亚历. 图解消化病学. 北京: 军事医学出版社, 200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