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消毒隔离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消毒隔离及护理对策

何云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5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行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198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99例。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复发率。结果: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99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86例(86.87%),护理组的感染复发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16.1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行消毒隔离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消毒隔离;护理干预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常见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流行性和传染性,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为途径,临床通常表现为结膜充血或者分泌粘液脓性物等症状[1]。由于夏季天气十分炎热,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十分快速,因此,该类疾病通常发生于夏天时节。虽然该类疾病的患病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该类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加强家庭和医院场所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同时,还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和讨论,并签署研究同意书,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198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99例。其中,常规组男性50例,女性49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35.42±2.18)岁;护理组男性52例,女性47例,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35.58±2.3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①隔离消毒护理。对于患者经常出没的检查室以及诊断室,需要进行及时消毒和杀菌,避免由于忽视了科室的环境保护工作,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发生,因此,需要使用消毒液擦拭桌椅以及患者经常触摸的地方。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注重自身的消毒和隔离处理,首先,需要加强对于频繁接触部位的消毒和杀菌,避免传染几率的增加;②用药指导。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接受眼药水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需要将眼药水充分浸润,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而言,则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而提供对症治疗。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检查分泌物的基础上,加强对于药剂的选择,同时,在滴眼药水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指导患者的体位,使得药剂充分进入结膜囊。

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利用(5df6ec1fa9c7c_html_8465dc351fdf7ebd.gif ±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99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86例(86.8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2组护理满意度比对[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

99

72(72.73%)

27(27.27%)

0(0%)

99(100.00%)

常规组

99

32(32.32%)

54(54.55%)

13(13.13%)

86(86.87%)

卡方值

- -

- -

- -

- -

13.914

P值

- -

- -

- -

- -

0.000

2.2比较两组感染复发率

护理组的感染复发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16.16%)。卡方值=17.407,P值=0.00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其蔓延速度十分迅速,通常会在短时间内传染给身边人群,虽然该类疾病无需住院治疗,仅仅需要患者在家接受用药治疗即可,但是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出现流泪、疼痛以及刺痛感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病情恶化和加重,可能引发眼睑皮肤炎症或者角膜炎等疾病[3]。因此,患者一旦确诊后,则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尽量减少患者对于外界的接触[4]

本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99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86例(86.87%),护理组的感染复发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16.1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行隔离消毒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复发和感染的几率。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利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马秀焕.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3):1756-1757.

[2]吕金丽. 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研究[J]. 心理医生, 2016, 22(21):85-85.

[3]陈燎原.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623例的护理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 23(6):678-679.

[4]田辉强. 左氧氟沙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