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科疾病患者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环节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耳内科疾病患者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环节护理

逯琳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北院区 255031

[摘要]目的:探讨耳内科疾病患者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环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耳内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环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7%,对照组是80.0%,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耳内科患者实施环节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自身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后疼痛症状的快速改善,效果显著。

关键词:耳内科疾病;新型低压氧舱;环节护理;效果

现阶段,新型低压氧舱是耳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新型治疗方法,可以应用于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及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疾病治疗过程中[1]。此外,为了保证这种新型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相关人员应加强治疗期间与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环节护理方案,提升临床效果[2]。为了探讨耳内科疾病患者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环节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耳内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耳内科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1-54岁,平均(39.5±1.6)岁,从疾病类型上来看,患有神经性耳聋的有18例,患有耳鸣的有9例,患有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有2例,患有梅尼埃病的有1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0-55岁,平均(39.4±1.2)岁,神经性耳聋19例,耳鸣7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2例,梅尼埃病2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病情进行病情观察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给予观察组实施环节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对患者实施入舱前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入舱前的评估,包括一般情况、患者听力状况以及对耳部闷堵感等主观感受,详细填写护理评估表。当女性患者处在经期的时候应该暂停治疗,当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痛以及耳鸣加重症状的时候也需要暂停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借助耳镜来观察患者的鼓膜完整性与充血情况。

1.2.2对患者实施低压氧舱治疗准备护理 在患者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详细讲解治疗原理、配合要点以及围治疗期的相关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练习中耳调压的相关动作,包括咽口水以及捏鼻鼓气等。护理人员应对入氧舱人员的实际着装情况进行检查,严禁携带相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保证手机处在关闭状态下。

1.2.3对患者实施治疗中护理干预 从某种程度上讲,治疗期间给氧低压缺氧环境下患者非常容易被损伤,吸氧属于防止内耳损伤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指导成人应用一次性的吸氧管进行吸氧,而儿童使用面罩进行吸氧。当减压到550m海拔高度气压的时候进行吸氧,一般经过三个循环,当最后一次循环增压到1个大气压,且在55m海拔的时候停止吸氧。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中耳调压,使其与呼吸完全配合。具体来说,减压期应保持正常呼吸,不能够屏气。增压期时需要做捏鼻鼓气或者是咽口水动作,当适应后再正常呼吸。若患者出现耳痛症状,则必须要停止加压。

1.2.4对患者实施治疗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耳鸣情况、听力变化情况与耳闷堵感,并对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实施及时评估,给予其针对性处理。

1.3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层面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数

基本满意例数

不满意例数

满意度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30

30

16

25

8

4

6

1

80.0%(24/30)

96.7%(29/30)

9.467

<0.05

3讨论

近年来,低压氧舱已经被应用到了多种疾病治疗中,包括梅尼埃病以及哮喘等,尤其是在耳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3]。但是,低压氧舱治疗作为新型治疗方法,必须要以安全为前提条件,合理控制好氧浓度,减轻低氧低压对内耳的损伤以及高浓度氧对舱内氧浓度的蓄积,保证低压氧舱的高效安全运行[4]。此外,新型低压氧舱治疗中的环节护理是非常关键的,护理人员应强化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使患者可以清楚了解低压氧舱治疗的相关参数,做好入舱前准备,当患者出舱后,护理人员需了解其治疗体验,对患者不良反应与心理状态实施及时关注与处理,提升治疗效果[5]

本研究中,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存在相对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耳内科患者进行环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手术后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的建设与发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02(10):177.

[2]王秋菊,MOHAMEDA.HAMID.耳内科疾病相关基础研究与诊治新进展(下篇)[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02(11):182-189.

[3]曾祥丽.耳内科建设和发展,在探索中前行[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4,05(09):287-288.

[4]冯艳梅,殷善开.耳内科专病门诊建立的必要性及建设体会[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4,05(13):289-290.

[5]尹自芳,王大勇,黄杰等.耳内科疾病患者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的环节护理[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02(11):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