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御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产科病房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御对策

曲昌华 杨新红

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御对策。方法:总结分析产科病房常见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通过严格施行防御对策,使得产科病房的危险因素降低,保护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结论:做好对产科病房危险因素的防御工作,是保证产科病房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产科病房危险因素防御对策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防止交叉感染,对我院产科病房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并且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

一、危险因素

1、医护人员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一些助产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观念和职业防护意识,对产房感染知识认识不足,没有按正规流程进行消毒隔离,不注重勤洗手和戴防护面罩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产科病房的环境,增加感染几率。

2、产妇血液带有传染性:在接生过程中,助产人员很容易直接触碰产妇的血液,假如疏忽了防护或者发生被锐器损伤等意外情况时,产妇带有的传染性疾病可能会经过血液传播给助产人员。

3、锐器伤害的危险:助产人员属于接触体液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他们在工作时很容易被锐器伤害而造成感染,在各种职业暴露中,危害最大就是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

4、职业暴露应急措施不当:助产人员往往在工作中遭遇血液飞溅,损坏皮肤,喷溅污物污染面部,眼部,溅入空腔中等职业暴露的情况时,常常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略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结束后也时常忽视其预防,如尽早注射相应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等。

5、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因为工作忙碌,医护人员在使用消毒液之后往往忘记及时盖好,导致消毒液挥发,使得浓度降低,不符合要求,同时并没有定期对消毒液进行更换,而且在消毒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正规过程进行。

6、医用废弃物没有规范无害化处理:一些医务人员将医用废弃物随处丢弃而且在消毒浸泡时没有持续规定时间,对消毒处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进而增加了产房的感染几率。

7、忽视环境消毒:医护人员在碰见接生高峰时期时,容易忽视紫外线照射时间或者没有及时照射,台面和地面在消毒方面也没有按规定时间。

8、其他因素:空气中存在各种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传染性微生物,皮肤,呼吸道,眼部黏膜等对化学消毒剂气溶胶非常敏感,很容易造成炎症及过敏感染。

二、管理对策

1、提高产房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组织产房的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的培训,并且定期学习医院各类管理制度,所有产房的医护人员在正式上岗工作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2、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防御措施:医院要制定出产房的各种安全防御措施,并且完善产房相关制度,如"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护和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产房的医护人员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并且在产房负责人的监督下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各类操作,强化各类标准并且定期检查,尽可能减小职业危害的风险。

3、加强各种医疗物品的管理:对于不同的医疗物品,要专柜专放,其中无菌医疗物品需要贴有明显标志,而且在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前使用前要注意检查是否破损,过期,污染,字迹模糊等不合格情况。

4、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为了增强产房工作人员对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责任的认识,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多学习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条例制度。同时严格依照相关制度管理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

5、加强隔离孕产妇的管理:医院凡是接收了患有HBAg阳性及肝功能异常等可疑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在等待生产时均必须要在隔离待产房,而即将分娩时均必须在隔离分娩房,并且在实施护理和接生时均必须严格按照隔离技术的相关条例进行,产妇所在的房间及其内所有物品都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的要求单独处理。

6、做好新生儿的管理:每天要打扫干净新生儿的房间,保证其环境干净,护理好新生儿,对新生儿消毒隔离时要严格依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7、重视环境和出入人员管理:对于进入产房学习和陪护的人数要严格控制,尽量将出入人数降到最低,对于要进入分娩室的人员都要监督其戴好口罩,帽子和工作鞋,严格规范好探视制度,同时保证产房环境的清洁,安静,无污染,房内空气流通。

三、防御控制措施

医院重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在我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医护人员把改善医疗操作环境作为防御措施的第一步,把好锐器伤的防护工作做透彻,多学习职业安全教育,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危险几率。

1、安全使用医疗器械: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针头使用后要安全处理,必须放置在利器盒内,切勿放置在治疗盘内,防止作为废弃物处理时发生锐器伤害。

2、执行标准预防:医护人员的接生对象是带有传染病的产妇时尽量戴好目镜,穿防护服或隔离衣,戴双层手套,围裙,防护靴等。产妇缝合产妇会阴时最好有助手协助,处理废弃医疗物品时要规范化,标识清楚,运送锐利器械容器时,医护人员必须穿好防护服,把锐利器械容器放置在安全,防护严密的区域内。

3、规范助产人员洗手过程: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都需要用手接触,各种病菌经过手传播开来,造成医院感染,使得手成为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媒介,约30%的医院感染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接触后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科人员要严格监督医护人员按照外科洗手法进行洗手,并且不定期进行检查。

4、医疗废弃物消毒处理:设置专人监督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将医疗废弃物浸泡在消毒剂中,或者采用高压灭菌,最后由专人统一回收处理。

重视消毒隔离措施,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消毒隔离是最关键的工作,日常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预防性消毒隔离,如空气消毒,无菌操作,隔离观察等,另一种是应急性消毒隔离,发现感染病例,突发卫生事件等。

参考文献:

[1]收纳箱、落地架、洗脸架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王素芳.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

[2]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张宁.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07)

[3]安全文化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杨丽.哈尔滨医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