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疗湿疹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中药熏蒸治疗湿疹护理体会

蒲亚玲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关键词】 湿疹 中药熏蒸 护理

湿疹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治疗较为棘手。我院2016 年5 月以来对50 例湿疹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 效果明显。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 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急性湿疹20 例, 亚急性湿疹 16 例, 慢性湿疹14例; 男性32 例, 女性18例; 年龄 10~80岁, 平均 45岁; 病程20d至20年。

1.2 治疗方法

将荆芥、 防风、 金银花、 白花蛇舌草、 茯苓、 苦参、 白鲜皮、 地肤子、 黄芩、 黄柏、 蛇床子等中药置于汽疗仪的药锅内,加入适量水(3—3.5kg)通电煎煮,待中药蒸气使舱内温度达到37摄氏度时将舱体调成立姿势, 指导其入舱, 坐于一次性消毒垫上, 头部暴露于气疗舱外, 关好舱门, 调节舱体角度, 使患者达舒适体位后锁定,开始熏蒸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20~25min ;连续治疗 6d 后休息1d, 12次为 1疗程。

1.3 疗效判断

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红斑、 丘疹等皮疹症状及搔痒程度的变化。治愈: 皮疹消退 >96%, 症状消失。显效:皮疹消退 61%-95%, 症状明显减轻。好转: 皮疹消退 20%-60%;症状减轻。 无效: 皮疹消退 <20%或继续加重, 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2 结 果

50例湿疹患者治愈19例(38%) ,显效23 例(46%), 有效 7 例 (14%) , 无效 1例 (2%), 愈显率84%。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护理体会

3.1 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操作程序。

在操作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汽疗舱的使用方法及功效,取得配合后,指导患者更换专用衣裤, 准备入舱治疗。在操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守护一旁, 特别是高血压及老年病者, 治疗时应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感头晕或其它不适,应停止治疗,酌情处理。治疗结束后, 指导患者出舱, 谨防滑倒, 并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出汗、 发红、 烫伤等情况, 及时用干毛巾擦拭躯体。因治疗期间大量出汗, 治疗结束后应嘱患者休息10min 及补液 200ml。

3.2 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能力,适当调节舱体温度,一般控制在38~42摄氏度。舱外室温不宜低于20摄氏度。

3.3 每次使用后,舱体应用消毒灵喷洒消毒,并更换一次性消毒垫, 防止交叉感染。

3.4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寒避凉, 劳逸结合, 饭前、 饭后30min内不宜进行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应测量血压。 严重贫血、 体质虚弱、 严重心肺疾病及孕产妇不适宜本法。

4 讨 论

湿疹是一种与过敏性有关的急、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通常认为与过敏体质或IV 型变态反应有关。其病因以风、 湿、 热三邪侵袭郁于皮肤, 与气血相搏所致。故治疗以清热、 祛风、 利湿为原则。急性渗出性皮炎时加用猪苓、 茯苓、 萆薢、 车前草、 车

前子;亚急性血热湿盛,皮疹红痒明显加用丹皮、白茅根、生地、玄参等;慢性湿疹患者血瘀血虚风燥,皮肤干痒脱屑明显加用当归、 丹参、 鸡血藤、 白蒺藜、 全蝎等。运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 可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有镇静、 止痒的作用。同时熏蒸时产生大量的中药蒸汽分子使有效的药物成分通过全身大面积皮肤吸收而进入体内, 直达病所, 增加了局部的药物浓度, 使之药物成分发挥最大效能而产生疗效。同时由于温热作用, 使皮肤毛孔开放、 出汗, 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物、 炎性介质等排出体外,改善局部和全身机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使用中药熏蒸治疗, 改变了给药途径, 因而此法不失为中

药外治皮肤病的一种新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湿疹, 其中自拟中药薰蒸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功效, 薰蒸剂中苦参清热燥湿止痒; 徐长卿利水消肿、 活血解毒、 祛风止痒; 白蒺藜、 白鲜皮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苍术 五倍子解毒燥湿收敛;地榆清热凉血收敛解毒; 地肤子祛湿止痒 。本研究显示, 薰蒸液浓度 40% 距离 40 cm 熏蒸温度50℃的情况下, 中药熏蒸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其机理可能为:① 能通过热效应, 调节各脏器功能,达到养血、 补气、 安神的作用; ②可以使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③可以促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 使相应的药物在皮肤上产生抑菌、 消炎、 消肿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 中药熏蒸治疗湿疹是一种适用范围广、 临床疗效佳 、毒副作用少的有效疗法, 值得临床推广。

在治疗中,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是治疗疾病的必备条件已有报道认为, 在皮肤护理工作中, 护士以患者为中心, 恰当运用沟通技巧, 加强护患双方的信息交流,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护理质量。 中药薰蒸前应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 消除患者怀疑或恐惧心理, 仔细向患者说明薰蒸治疗的作用及薰蒸过程的安全性; 熏蒸过程中护士应多次巡视, 给予心理安慰和辅导, 让患者对熏蒸治疗具有信心。

[参考文献]

[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2011 年) [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 1) : 5- 6.

[ 2] 唐苏为, 张慧敏. 解湿热合剂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4) : 77- 78.

[ 3]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96- 298.

[ 4] 伍露娜,邱梦桃,余鹏. 护患沟通的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 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