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韩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摘要:本文首先对SBAR沟通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其优点,最后介绍了当前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为广大肿瘤科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肿瘤病人;临床应用

医护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和谐的医护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人文关怀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旦医护人员间沟通不良则有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期间的无意伤害。如何早期识别危重患者,科学、客观地评价病情,建立科学、有效、统一的医护沟通标准势在必行。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方式,用以提高医务人员间沟通效果,减少医疗差错,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满意度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在肿瘤科中,由于病人的病情重大,心理负担较重,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

1 SBAR沟通模式简介

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是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首次提出并应用,用于紧急情况下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减少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概率。20世纪90年代,Kaiser Permanente首次将SBAR沟通模式引入医疗领域,用于紧急情况下,医护间使用的标准化沟通模式,保障沟通效果,促进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形成[1]。SBAR沟通模式主要包括4个部分,S(Situation):现状,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B(Background):背景,包括患者主诉、入院诊断、病史、已接受的治疗、入院后的病情变化等;A(Assessment):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给氧、疼痛程度、病情变化等;R(Recommendation):建议,对问题处理的建议。SBAR沟通模式引入之后,深受医疗机构管理者的喜爱,他们认为使用这种模式,信息接收者能够预先知道信息发出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信息发出者也知道信息接收者期望了解的内容,即使双方不熟悉,也可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SBAR沟通模式的优点

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护理工作环节多、交接多、时间长,规范执行 SBAR模式有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国内医院协会也曾把医护直接有效的沟通列为病人十大安全目标之一。以前,护理临床工作中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医护之间的沟通和护理交接班,自由性比较大,交班内容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直接影响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而SBAR沟通模式,能明显改善这些问题。二是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通过使用SBAR沟通模式,护士在SBAR四部曲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病人病情的基本信息,在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同时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和病人做好有效沟通,如何和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对所获得的信息协同分析处理。三是有助于建立医护之间协调合作关系。SBAR模式在护理临床中的应用,规范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模式。在和医生沟通之前护士已经对病人的情况做过相关的信息处理,这样有助于医生直接把握重点,对病人突发情况及时准确做出反馈。四是提升护士的专业形象和社会认可度。在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使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对于病人沟通解释相关知识并对他们的治疗和生活做出相应指导,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专业形象。护士在得到医生团队认可的同时强化了自己专业化的形象,提升了护士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3 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1)在护护沟通中的应用

床旁交班是护士交班的常见形式,可确保患者获得连续、有效的护理。肿瘤科护理人员在床旁交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主要内容为:S指发生了什么。沟通重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主要想沟通的问题及传达的情况(本班的主要病情变化);B指患者基本资料,沟通重点:住院日期、主诉、诊断、主要病史(现病史与重要过去史)、重要检查、主要治疗与特殊护理;A指根据目前的资料所作的专业评估,沟通重点:最近生命体征数据及所观察到的变化或检查数据、患者意识、瞳孔、管道、皮肤、饮食、用药执行、患者心理状况,指出潜在的护理问题或风险;R指需要什么,沟通内容:包括已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建议下班关注的护理重点、需下班完成的事项。

(2)在医护沟通中的应用

医护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多潜在风险,比如沟通内容零散,沟通时间紧急,加之因为沟通双方的等级、文化、性别等因素,会对沟通效果造成影响。SBAR沟通模式起初就被应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医护间沟通。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医护沟通间的应用形式多样化,可用于执行医嘱、汇报病情、接诊等形式中,其中广泛用于汇报病情。实施方法:结合肿瘤科的疾病特点和医护行为标准,护士、医生共同讨论后建立护士与医生之间汇报患者状况的内容。S: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及问题;B:包括患者的主诉、问题的依据及分析;A:包括患者的异常反应、异常报告值、心理状态、护士对问题的评估、观察要点;R: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

(3)在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

肿瘤科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如门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等。病人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涉及到转运交接流程。而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统一规范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内容,促使交接班流程化、规范化。实施方法:①设计SBAR模式交接表:现状即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诊断等。背景即患者简要病史、过敏史、当日治疗情况、有无氧支持、活动情况、皮肤情况、管道情况及特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评估即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大小便等进行观察,对威胁生命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建议即应经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需要下一班注意的内容。②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BAR工具的优势、含义、内容、SBAR报告表的使用方法等。③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患者转出。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主管医师下达转出医嘱,电话通知接收科室护士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填写SBAR沟通交接单,携带填写好的交接单、病历资料等,用轮椅或者平车陪伴患者转至接收科室病房,进行面对面交接;责任护士认真核实交接单中各项内容进行患者信息确认,核实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如有异议,直接与转出科室护士进行沟通。

(4)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肿瘤科病人经常要进行放、化疗以及各种手术,术前访视是手术室的一项重要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提供手术评估及术前准备等相关信息。术前访视中的SBAR沟通模式,即S:包括访视者自我介绍、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B:包括患者的主诉、诊断、手术方式;A:包括患者与手术有关的体征、化验结果、心理状态、既往史;R:包括实施的护理措施、宣教内容、对问题处理的建议。在手术室术前访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在对手术患者评估及术前宣教的同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病情分析,要求护士在短时间内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影响手术的问题,可大大提高访视护士分析病情,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蕴之,蒋红,黄莺等.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88~692.

[2]刘彤崴,郝春艳,马艳梅.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实践与体会[J]. 江苏医药.2014,40(16):1974~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