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彭小红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医务室, 100044

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画着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6年间在我院已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抗血压药物的种类、名称和用法等,并且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在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处方中可以发现,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αl-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为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用的频率最高,卡托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DDDs这四种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安全、有效、经济为治疗原则,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也是根据患者自身的体制、病患的症状、程度以及过敏源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患者血压持续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应用分析

高血压主要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属于缓进行高血压,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其病症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十年甚至十多年,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多半数患者自身无法察觉,只有在例行体检或血压测量时才能发觉,这一特点不利于该疾病的诊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2016年期间已经被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这100例患者中有41例是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例患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12例患者伴有冠心病,1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14例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6.4±7.8)岁,入院时收缩压平均为(160.3±16.2)mmHg,舒张压平均为(98.6±4.9)mmHg,患者住院时间在12~67d,平均住院时间为(39±10.5)。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标准:73例显效,26例有效,1例无效。

1.2方法

根据《新编药物学》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方法合作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规定作为临床用药的标准,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身体状况、病情、药物过敏反应、药物吸收情况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进行调整。

结合我院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调查表对患者的用药情况的进行统计,包括临床用药的基本情况、用药史、用药种类、用法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等信息。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研究可知,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αl-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六种药物,各类药物的使用率如表1所示。

药物种类

使用率(%)

钙通道阻滞剂

44

利尿剂

25

αl-受体阻滞剂

4

β-受体阻滞剂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2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33

表1主要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率

2.2联合用药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绝大多数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都是联合用药,100例患者中只有28例单纯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61例,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8例,四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3例。

3.探讨

上述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并不是单纯的高血压患者,其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造成患者其它器官的损伤,在其治疗过程中应同时治疗,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会造成患者心脏、肾脏、脑、眼底、大动脉及周围动脉闭塞等损害。高血压患者心脏损伤主要由于患者血压持续升高相关,加重左心室负荷,导致心肌肥厚,从而造成心腔扩大或反复心衰的症状。除此之外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常合并冠心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病症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病症主要与肾小动脉硬化有关,也可能造成肾脏自身调节紊乱。早期并没有泌尿系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伴尿电解质排泄增加,表明肾脏浓缩功能已开始减退,继之可出现尿液检查异常,如出现蛋白尿、管型、红细胞,肾功能明显减退时尿相对密度(比重)常固定在1.010左右,由于肾小管受损使尿内β2微球蛋白增多。高血压造成肾损伤时可能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其临床症状为呕吐、厌食、恶心、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高血压病症可能导致脑小动脉痉挛,产生头痛、眩晕、头胀、眼花等症状,当血压突然显著升高时可产生高血压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抽搐、昏迷等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以致死。高血压脑部最主要并发症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持续性高血压可使脑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形成,常因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用力等情况下突然破裂出血,部分病例可在无先兆的情况下破裂出血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原发性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处方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过敏源等因素进行调整,根据上述研究分析可知,钙通道阻滞剂是我院目前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该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的药物。该药物常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其种类较为繁多,例如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甲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药物,该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舒张,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从而改善侧支循环和降低血压的目的,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具有抗动脉硬化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常用于降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第一代卡托普利,该药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小动脉等而使血压下降,临床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第二代不含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地拉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该药物的优势在于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可以保护靶器官,有利于加强伴有心衰、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等病症的患者适应性。

除此之外,其它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院医生结合病患的身体状况、病情、过敏等因素对症下药,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以及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罗均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9)31-33

[2]张玉林,李敏.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14).1642-1644

[3]程永芳,唐继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分析[J].健康研究.2013(2).85-88

[4]刘纲.我院降压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