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应用 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应用 效果分析

余朝锈、李春燕、李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肿瘤科2018年3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病人中选出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健康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生活质量;满意度;效果

引言: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显得更为重要[1]。但患者往往由于生理上的疼痛和精神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生活质量差,治疗效果不好,并发症多,最后导致患者总体感受差,满意度低[2]。随着我国肿瘤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是所有医务人员关心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观察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我院肿瘤科中抽选出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35.7±4.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例。年龄在27—54岁之间,平均年龄(36.5±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P>0.05)。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加强情志控制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状态。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对比。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下表。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相交

组别 n 护理前生活质量 护理后生活质量 满意度

研究组 33 62.15±10.25 82.43±12.94 90.14±13.25

对照组 33 63.11±10.18 70.12±11.64 76.25±11.84

t值 0.382 4.063 4.490

P值 0.704 0.000 0.000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愈来愈高,每年新发病例约占160万,占总死因的10%~25%,有的肿瘤高发地区达44%,是造成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3]。肿瘤疾病本身是一种无法根治,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使治疗难度增加,也会使患者身心更加痛苦。患者因知识不足,缺乏相关护理经验常常导致病情反复及病情加重,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加了解病情,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进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使护理服务更贴近与患者。也可预防患者出现生理与心理问题,可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消除患者的忧虑,提到自我护理的能力。使患者对护士更加信任,有效的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语:为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病情,临床应在患者中积极推行。

参考文献:

[1]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许辉.  护理研究. 2017(33)

[2]健康教育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J]. 刘云,曹亚琴,尹萍.  全科护理. 2016(04)

[3]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 邱卫黎,林昆,黄华兰,江敏霞,辛丽华,林佩娟,阮飞群,吴晓,林妙萍,丘德林,蔡秀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