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1

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吴生玉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卫生院 445800

分层次管理能精细识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方法,实施层次对应的有效管理,实现优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管理手段、方法层次与管理对象发展层次的不对称,而导致的管理资源浪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4月一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39.0~67.5岁,平均 (47.5±3.6)岁;学历:本科以上38例,大专43例,中专4例,其余均为初中以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层管理方法

1.2.1科学、合理的分层管理制度

根据护理人员学历、毕业时间、工作能力等对其进行评估和划分为3级管理。高级护士:临床工作9年以上、职业护士考试合格、主管护师及以上的护理人员:中级护士:临床工作5~9年的护理人员,通过助理护师考试;初级护士:临床工作1~5年的护理人员。根据其不同的等级对工作进行划分,初级护士的重点工作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还有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的各项理论知识;中级护士:主要负责对初级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负责对病房的巡护,根据患者病情能制定出相关的措施,还要要处理护理工作中可能出

现的各种问题;高级护士:是整个内科护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基础护士进行监督、考核、培训等,而且还应注意提高科研能力,将科研与临床密切结合。每项管理工作都有专门安排的负责人,对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同时也做好离职人员的交接工作,包括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等内容,保证护理工作可以持续稳定的进行。

1.2.2绩效薪资制度

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职称等进行综合评定,采用绩效工资加奖金的一种激励措施进行薪资发放。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护理的质量。

1.2.3竞争上岗制度

在建立完善的3级分层管理制度中,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对于工作能力突出者,给予适当加薪升职的激励制度,对于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护理人员采取留用处理或降级。

1.3评定标准

本次调查的评定标准分为两个方面: (1)分层管理前后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2)分层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吧比较。两方面内容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满分均为100分,综合评定分也为10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病房的环境,病房的管理质量,入院时的接待、介绍以及护士的专业技能,每项满分均为20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通过对100例患者的问卷比较分析后发现,实施分层管理后,各病区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记录等方面显著提高。

2.2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本次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调查,所有的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讨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科学管理与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不仅关系到护理质量,更关系到意义的工作质量,因此,护理管理工作是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借鉴国外内科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施行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工作年限、职称等将护理人员分为3级管理,通过调查发现,分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记录等方面均显著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分层管理的顺利进行:建立相应的分层管理制度,同时护理工作也可以更加深入和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欣.分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意义[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5):408—409.

【2】史少凤.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07(9):10卜103.

【3】周汉仁。实施护理流产再造对提高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i0):31-3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