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麻醉配合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1

怎样做好麻醉配合工作

龙海林

武胜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400

麻醉是现代医疗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麻醉的设备和药物也在不断革新,不断发展,所以,在医师施行麻醉的时候做好配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临床上应该如何做好麻醉的配合工作,希望大家耐心阅读。

1 麻醉时环境湿度和温度的重要性

患者在接受过麻醉之后,部分身体或全身都会失去知觉,从而丧失根据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体温调节的能力,如果室温太高,就会对病人的散热能力造成影响,从而使其出现发热的症状,如果室温太低,就会使病人散热过快,在麻醉时间比较长、手术造成的创面比较大、需要输入大量的库存血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病人体温下降过多,甚至使其出现心律失常、寒战等症状。如果接受过全身麻醉的老人和小孩长时间处于室温过低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引起清醒延迟、呼吸抑制等状况,甚至有可能造成术后肺炎,所以,在麻醉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麻醉配合工作,一般来说,手术室的温度应该维持在二十二到二十五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应该维持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间。

5e1c2e1e04833_html_f4af813ea4a548be.jpg

2 病人的体位摆放

众所周知,不同的手术、不同的麻醉方式,是需要病人维持不同的体位的,所以在为患者麻醉时,体位摆放也是麻醉配合工作的内容之一。在手术麻醉开始之前,护士应该协助麻醉医师,做好患者的体位摆放工作,以便各种麻醉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改变病人的体位可以使病人利用机体的自身调节,来适应环境变化。对于需要接受麻醉的患者来说,因为全身或身体局部的知觉会丧失、肌肉会松弛,所以其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自身调节的能力也会消失,所以,体位的改变很有可能造成病人的循环系统、呼吸功能紊乱。综上所述,护士应该做好麻醉医师的配合工作,使病人找到最合适的体位,保证其呼吸的通畅和循环系统的稳定。

5e1c2e1e04833_html_8ac676fdbd0880dc.jpg

3 全身麻醉时,应该如何配合医师

全身麻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诱导期、维持期以及苏醒期,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麻醉时期实行不同的配合工作,护士应该全面了解全身麻醉所用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性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在医师为病人进行静脉给药或吸入给药时做好协助和配合工作。在麻醉维持期,应该按医生的要求为病人安排药物,并在用药之前进行严格核对,在麻醉苏醒期,应该让病人配合医师完成体位调整工作,以便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帮助排痰,另外,要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4 做好输血和输液的配合

要想手术进行得顺利,首先要保证接受手术的患者的循环系统可以一直保持稳定,那么,只有做好输血和输液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体液平衡,也就是说,要想全面保证患者的安全,要做的配合工作之一就是合理输液和输血。对于那些手术之前出现了高烧、脱水等症状的患者来说,手术前补充体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进行过手术麻醉的患者来说,因为术前进行的禁水、禁食措施以及麻醉过后的组织器官(或部位)会出现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情况,血压有可能会降低,所以护士应该提前选择合适的静脉为患者进行穿刺,并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输液,来维持患者血容量的相对稳定以及水电解质的相对平衡。如果需要接受麻醉的是老年人、小孩或是肾脏、心脏功能不全的人,一定要根据麻醉医师的指导,严格控制输液的量,以免造成意外。

5 面对失血情况时的配合

手术室中最为常见的事情之一就是血液的丢失,所以,护士应该全面配合好麻醉医师,耐心观察患者的在手术中的失血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根据患者使用的纱布块量、吸引量、失血情况等来调整患者所需的输血量,以保证其循环系统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为患者输血之前,要和麻醉医师一同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要给患者输注大量的库存血之前,要首先保证静脉通路,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输血反应,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要及时终止对其的输血,并在麻醉医师的判断下,针对性地为患者施用抗组织类药物,并进一步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

除了护士之外,患者本身也应该做好麻醉配合工作,比如,在医师和护士要实施体位摆放工作时,要积极配合,按照医师和护士的要求做,当护士要做静脉穿刺时,不要抗拒……只有做好配合工作,麻醉和手术才能进行得更加顺利,疾病才能更好地痊愈。

其实,麻醉的使用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但是如果麻醉医师经验老道、能够配出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护士和患者能够做好麻醉配合工作,那么麻醉的风险就会降到最低。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怎样做好麻醉配合工作”一问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