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0
/ 2

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探析

曹玉贵 李恒燕 李于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所接受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模式都迎来了新的挑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不仅需要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建立起优良的学风。随着网络平台的建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以及行为教育作为优势平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把控,以此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集体责任感以及荣誉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渐多样化,这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借助网络优势平台,为学生开展有效且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主阵地建设工作力度,为学生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一、建设网络和行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具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这也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信息品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来讲,这些信息能够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第一类是积极向上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着学术探讨、时事政治等社会主要的议题,在这类信息当中,学生能够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自我的有效充实,促使自己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1】。第二类是消极低俗的信息,主要涵盖着色情暴力等各种类型的蕴含着社会负能量的信息。这类信息能够使得大学生的性格发生一定的扭曲,甚至大学生会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而建立起不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网络存在着无屏障性以及虚拟性比较强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在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现象,逐渐对现实生活产生无视以及逃避的心思,不主动与身边的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最终形成了封闭式的思想环境,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当然,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在新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常情况下,学生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上的思政教育信息,因此网络教学效果更佳。网络实现了文字以及图像的有效融合,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与此同时,网络教育内容时效性更强,这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来讲是非常有利的。这也就需要高校的思政教育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力,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渠道来提升师生进行沟通的频率,促使教育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为思政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且平等的教学平台,这有助于师生双方逐渐形成互动和谐的关系,建立起平等的地位,为学生创造出能够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需要将学生实时状态的掌控作为重点内容,涵盖着安全方面以及思想动态方面。只有从根本上对学生们的动态进行掌握,才能够对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成长的状态进行掌握,进而能够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教育,采用更加具有时效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借助对学生实时状态进行掌握的方式,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将学生们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依据,促使学生们能够将时间以及精力逐渐转移到实际行动当中,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虚心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时不断实现对自我品行的有效磨练,同时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对思想信念进行坚定,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知行一致2】

二、网络和行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实践

对网络和行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进行建设实施需要借助两个不同的平台,也就是网络以及行动两个平台。网络性质的平台指的是智能学工平台,行动性质的平台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各项创新实践教育的活动。网络平台与行动平台的融合逐渐成为网络和行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网络平台的参与使得学生的实时动态能够被教师所掌握,对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特点进行管理,同时将其对管理者进行反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3】

智能学工平台的创建与使用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其实大多数的时间被花在学生安全以及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同时内容比较广泛,那么实时地对所有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掌控是比较困难的。随着智能学工平台的创建,上述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的分析,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动态进行掌握,也能够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升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行动平台的建立使得思政教育实现知行合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干部学生将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反馈评价。在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其中等都被记录在学生专属的成长单中。这些都能够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一句,同时也是评奖评优参考的主要依据

4】。教师要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借助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良的教育平台,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成长与提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以及机遇,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需要把握思政教育当中的重点内容,对网络教育的主阵地进行把握,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借助对网络与行动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有效建设,促使网络与现实教育的有效融合,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J].党史博采(下),2019(03):63-65.

[2]陈远林.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J].视听,2019(02):231-232.

[3]甘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7):49-52.

[4]汤丽华. 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大学,201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资助课题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批准号18ZXY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