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3

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其兰 张红霞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 834000

摘要:目的 对护士职业紧张情况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指导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就职的236例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调查护士的紧张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143名护士(60.59%)ERI指数≥1;REI指数≥1的护士与ERI指数<1的护士在婚姻、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不同年龄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模板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仅有职业任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视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存在,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保证提升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关键词:护士;职业紧张;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guid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a total of 236 nurses work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tension of nurse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pay-to-return imbalance questionnaire (ERI),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143 nurses (60.59%) had ERI index ≥1. REI index of 1 or more nurses with ERI index < 1 in the aspects of marriage, age, working yea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nd nurses' occupational tasks, different ag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inpidual stress response template, and different working fixed number of year nurse is only professional task scor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o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level.

Key words: nurses; Occupational stress; Factors affecting the

职业紧张,又称职业应激,一般是指某种职业条件下,工作要求与职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不相符时所产生的有害心理/生理反应,导致心理障碍疾病,或其他不良后果[1]。护士是职业紧张的高发人群,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护理服务质量。所以,进一步明确护士工作紧张因素尤为重要。本文选择我院236名护士为对象,分析其工作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结合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方法,对我院护士开展研究,共236名,女性228名,男性8名,年龄为18~55岁,工作年限为1~30年,包括未婚69例、已婚148例、离异19例,均知晓研究,且自愿参加。

1.2方法

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调查所有受检者紧张状况,共3个模板,分别为内在投入(6题)、付出(6题)、回报(11题),共包括23个题。通过李氏5级赋值法对每一项条目选择答案予以设定,结合受检者选择,将其中的反向选项先调整为同方向的值,再计算工作付出/回报比值(ERI指数),由此评价受检者的职业紧张状态,如果ERI指数<1,提示处于职业应激平衡状态;ERI指数≥1,提示员工处于高职业紧张状态。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士职业紧张占比,并对其影响因素予以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程序包SPSS2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5e687f0c42b39_html_2ebd8f8f3bcb9d61.gif ”,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职业紧张占比

经问卷调查,得知ERI指数≥1的护士有143名(60.59%)。

2.2不同人口学特征紧张水平的比较

REI指数≥1的护士与ERI指数<1的护士在婚姻、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紧张水平的比较[n(%)]

项目

REI指数≥1(n=143)

ERI指数<1(n=93)

2

P

年龄(岁)

≤25

53

4

33..19

0.00

26~35

43

40

36~45

29

31

>45

18

18

工作年限(年)

≤5

70

17

23.66

0.00

5~10

17

16

11~20

19

25

>20

37

35

婚姻状况

未婚

62

7

35.33

0.00

已婚

73

75

离异

8

11

2.3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各模板得分的比较

不同年龄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模板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仅有职业任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各模板得分的比较

项目

职业任务

个体紧张反应

个体应对资源

年龄(岁)

≤25

166.56±17.37

93.72±15.8

127.05±19.64

26~35

174.6±22.49

105.67±21.2

127.35±20.68

36~45

173.35±18.05

99.33±16.99

126.93±22.71

>45

177.78±21.21

104.61±26.09

130.78±15.11

F

8.04

11.95

0.29

P

0.02

0.00

0.93

工作年限(年)

≤5

167.49±17.25

97.25±16.24

125.24±20.43

5~10

180.7±22.96

107.64±23.33

130.88±18.01

11~20

175.84±21.72

104.23±22.21

129.48±20.67

>20

173.82±20.21

100.56±21.46

128.11±20.51

F

4.20

2.58

0.82

P

0.00

0.05

0.48

3讨论

研究期间,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我院护士工作紧张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护士工作紧张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我国236名护士当中有143名处于工作紧张状态,且与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P<0.05),提示年龄小、工作时间短、未婚的护士易出现工作紧张状态,可能与其工作经验不足、未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等有关。另外,36~45岁护士、工作年限5~10 年护士表面紧张程度高,而>45岁护士对紧张的应变能力较强。

为了保证护士心理健康,减少负性情绪,避免加重职业应激水平,建议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要求护士学习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提高自身沟通交流技能、职业素养,便于在工作期间可以更好地与患者交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缓解护患紧张关系,减少护患纠纷;②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医学业务能力,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疾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增强工作适应能,减少工作应激紧张反应;③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依法行医理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养;④ 参与职业咨询讲座,或心理调节群体活动,以养成积极、乐观心理,提高职业紧张耐受能力,以减少其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2-3]

总之,明确护士工作紧张因素,有利于相关预防措施的合理制定,促使护士身心健康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成燕,童丽.医院儿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2):247-248.

[2]许辉,姜桂春,朱晓平.辽宁省1485名护士的焦虑症状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1):90-93.

[3]王丽,牟绍玉,陈利群,等.护士职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5):279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