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20
/ 2

核心肌力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姚敬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核心肌力训练受到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广泛应用,核心肌力训练被应用于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等多个领域。核心肌力训练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了核心肌力训练的有效性。核心力量对于改善平衡协调功能,改善肢体功能,预防损伤都起到了关键作用[1]。关于核心肌力训练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近年来有诸多研究和报道,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FMRS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回顾相关文献,望对以后临床研究、科研有一些启示。

1 基本概念

核心肌力,核心肌肉主要是指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联合体(1umlar—pelvic一hip,LPH)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目前关于核心区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包括核心区域为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或应当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核心区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在临床治疗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训练方案来帮助患者达到功能的改善。核心区的稳定能够使肢体的力量,四肢的协调,力量的控制达到最佳。

核心肌群的分类及作用

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在解剖上被分为两个部分:固有肌和非固有肌。固有肌的稳定包括相对短的、节段性的肌肉,固有肌主要附着在脊柱。这些肌肉在脊柱的多个节段上有精细的协调作用。相反,非固有肌的稳定性,包括相对的长肌部分或全部附着在脊柱外的结构上,这些肌肉有利于躯干的稳定,在脊柱和下肢远端之间提供一个较稳定的连接。

外界负重及身体的主要重量经核心区域至下肢传向支撑面,同时地面反作用力经下肢传至核心区域进而分散至身体不同部位,因而核心部位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另外,人体处于站立或坐姿时,身体重力借助骨盆与股骨形成的立弓或坐弓传递至支撑面,此时核心部位又起着桥形的梁架作用。

人体的正常运动都是多关节、多肌肉协同进行,核心肌力的稳定对运动及正常活动姿势的维持及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核心肌力的增强也提高了运动表现和姿势稳定。

核心肌力的训练方法

核心肌力分为:固有肌和非固有肌。非固有肌训练方法比较常见及易于训练,而固有肌则常规训练较难。目前,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多采用不稳定训练。其理论依据为,动态不稳定的支撑环境增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进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与收缩的能了(即中枢激活提高)[2]。通过在不稳定支撑面的训练肌肉放电频率和运动单位电位更高,表明这些肌肉接受的刺激更大,因此可以利用训练非固有肌的动作激发固有肌的收缩。

目前所应用的核心力量康复训练方法如按肌肉的收缩方式可分为:静力性练习(等长)、动力性练习(等张)和静一动组合练习(等张-等长)[3]。按练习的方式主要分为:悬吊、垫子、Bobath球、地面上的训练。悬吊训练突出了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强调在不平稳状态下进行闭链运动以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一些研究者采用悬吊练习法对腰痛患者进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主要手段有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肘支撑,髋部和双踝分别用弹性吊带吊离治疗床。并进行等长收缩动作及下半身左右侧屈、前屈后伸和旋转等动作的悬吊运动,使患者获得明显的康复效果[4]。对于一些条件受限的地方,也可以把悬吊换成垫子或球来达到训练目的。

2 临床研究

2.1 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行功能的研究

吴莎莎[5]等表示应用核心肌力训练于中风患者中,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马明祥[6]等在探讨以核心肌力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水平中指出,分阶段核心肌群的合理有效训练有助于提高核心肌群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尽快恢复和提高。以核心肌群训为导向的综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应该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得到重视,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2 核心肌力训练对下腰痛病人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建昌[7]等指出,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以及VAS评分,治疗效果显著。张彤[8]等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功能恢复中核心肌力的应用中指出,核心肌力训练能动员其参与收缩,通过增强腰腹肌肌力增加腰椎平衡及稳定性,缓解术后残留疼痛及功能障碍著高于术前。

2.3 核心肌力训练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在脑瘫患儿平衡及协调功能的影响

范艳萍[9]等选择痉挛型双瘫患儿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肌电反馈治疗,连续3 个月。治疗前后对2 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D 能区和E 能区评估及步行速度测试。肌电反馈疗法与核心肌力训练结合,不仅可以从整体上训练核心大肌群(浅层)和核心小肌群(深层) ,而且可以调控不同肌群之间力量的配比,使核心部位的肌肉得到更加系统地训练,功能得到更大改善。

3 展望

核心肌力训练已经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临床的认可。目前核心肌力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风患者的治疗中、下腰痛的治疗、产后康复、脑瘫、老年慢性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以及运动和健身领域。在康复治疗中核心肌力主要针对的是患者的平衡协调及核心区的稳定性来研究和治疗,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回顾这些研究主要核心肌力训练在临床研究中缺少关于以下几点的研究:①核心区中固有肌和非固有肌的训练并没有细化和具体的鉴别,二者概念无统一标准;②神经电生理中,治疗中设计的动作对固有肌和非固有肌的肌力的诱发和募集的比较;③缺乏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研究;④核心力量指标的选取、测试与评价仍不明确。随着核心肌力训练在临床应用越来月广泛,多学科结合,可以提高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进一步认识。在运动医学领域制定统一标准细化概念和评估标准,不同人群量化不同的指标。核心肌力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曹立全,陈爱华,谭思洁.核心肌力理论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93-97.

黎涌明,丁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

曹立全,陈爱华,谭思洁.核心肌力理论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93-97.

[4] Cugliari G, Boccia G. Core muscle activation in suspension training

exercises [J]. J Hum Kinet, 2017, 56: 61-71.

[5]吴莎莎,夏 鑫.核心肌力训练对中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50):179-180.

[6]马明祥,王梅英,孙金普,刘聪聪,林盼,苏倩倩.核心肌力训练对中风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7,39(8):1192-1198.

[7]李建昌,穆臣会.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7):3-4.

[8]张彤,于甲锋,王刚,刘杰,李顺.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J].颈腰痛杂志.2019,40(5):706-707.

[9]范艳萍,高晶.肌电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7,32(5):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