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各科有效整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科有效整合探究

练文静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鹤溪小学 325404

摘要:在现今社会之中,信息技术正在稳步地向前发展着。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授情况。但是,当下应试教育盛行,而信息技术又不参与应试考试,因此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开设与改进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关注【1】。

关键字:信息技术、各科整合、方法探究

孩子们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过渡期间,都会产生理论太多、内容太抽象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觉得信息技术是一门没有太大用处的学科。因此,笔者建议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便可以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博大精深的底蕴与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这门课本身的有效开展。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属于信息技术的时代,小学生们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不仅可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潮流,还能加强自身的修养与内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针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希望可以带给广大小学教育者们一点启迪与思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各学科老师们能将信息技术引入自己的授课过程之中,就能给课堂增添许多生机与活力。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功能非常之强大,如果将之运用到课堂讲课中,会起到极强的辅助效果。就实际而言,假如老师们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便可以借助其动画、音频等效果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们可以凭借这一点,将学生们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教授与“中山陵”相关的课程内容时,小学语文老师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巍巍中山陵的风采【2】。在亲眼见识过了中山陵那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台阶之后,学生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一定会聚精会神地听课,以便认真了解一下这恢宏风采背后的故事。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们充分地放飞自己的思想,积极将自己带入到课堂互动中去。笔者认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开展,依靠的是学生们思维的跳跃与想象力的驰骋。学生们只有积极地思考、热烈地交流,才能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与乐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们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丰富生动的课堂导入情景,对语文课堂授课效率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问题的推动。课堂提问不仅能凝聚学生们的精力、促进学生们的产生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老师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多媒体展示的引导下进行思维畅游。小学生们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与多动性极强,因此,如果教师们组织课堂时过于单调枯燥,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开始开小差。由此,笔者建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推动课堂的开展、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学生们的注意力一直凝聚于课堂中、思维一直活跃于课堂中,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才有望达成。例如,小学数学老师们在教授“平移与旋转”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画面:旋转的木马、河水的流动、雨水的下落等。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下,学生们会充满学习的动力与热情。【3】接着,小学数学老师们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分别有什么规律?试着将他们分分类吧!这种提问,可以将本节课的发展推向高潮。学生们一听老师提问,便会积极投入问题的探索中去,进而改善自己课堂开小差的坏习惯。

三、利用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整合,让教学更贴进生活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因此,只有再将这些知识运用回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地体现它们的价值。这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也不例外。在常规的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由于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学生们很容易将之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然而,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因此很难想象还原出对应画面。而且,一但学生们的思维与注意力不能集中起来,就很难记住课上教授的内容。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小学数学老师们在教授学生们测量单位厘米(cm)、分米(dm)和米(m)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一些生活用品的图片,接着将图片的尺寸标记出来,这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十分有利。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学习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将之运用到实践之中更为重要【4】。现代社会,互联网发展十分迅猛,因此,如今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十分的丰富。教师们可以借助网络,寻找到适合切入课堂教学的动画或电影,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容易便会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发散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创新。接着,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小学数学老师们在教授与“认识负数”这一节课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全国各地的奇异风景。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这些地区的温度,进而间接引入负数概念。等学生们猜完答案之后,再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温度计的图片,问问学生们夏天的温度应该在哪个地方。学生们一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便会感受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魅力与强大,从而对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充满信心。

总结:总的来说,日渐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日渐普及的高科技,促使小学教育者们不得不重视起信息技术这门课。因此,小学老师们在各自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良好有趣的学习氛围,以达到提高课堂授课效率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适应力与综合运用能力极强的学科【5】。教师们一定要打破学科限制,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石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164-165.

[2]张海英.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7(18):168-169.

[3]马继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63-164.

[4]万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分析[J].山西农经,2016(17):40.

[5]宁宇.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