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探析

吕成成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园区,它不仅开发的面积大、废气排放的强度高,而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大。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对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空间管制工作。基于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关于工业园区有特色的、科学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管制方案,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限制性生活空间合理布局增设缓冲带,充分论证其环境合理性,严格执行园区负面清单,严格园区建设项目准入条件,确保建设项目的选址环境合理性。基于此,文章就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

引言

工业园区内的项目种类繁多,石化、医药、纺织、冶炼等项目,在项目建成投产后会给周围的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有机废气、废水、固废、噪音等等,处置不当都会加剧园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空间管制理念最早来源美国增长管理理论,其核心是要抓住工业园区开发的地点、时机及程度,从而解决好工业园区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本质是要有效管控工业园区的扩张无序,进而做好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等。因此,研究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背景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政策法规实施后相关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评价。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有效地设定整个区域的环境容量。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战略性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其突出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1)关于经营对象,监督和完善政府决策,使其更有利于环境保护。(2)在技术特征方面,综合评估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选址及环境合理性。(3)它是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来源。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中部分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大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以及产品储存和运输的物质,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这类物质大量存在,产生了潜在的风险源项目,容易引发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环境污染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中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技术导则(实践)”的要求,因此就结合所在行业的特点,探讨工业园区规划和环境评价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2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现状

2.1没有充分重视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当前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角度出发,还要从源头开始预防,即环境准入。但根据以往数据显示,有环保部门参与的工业园区约有67.2%,而其中制定了企业准入文件的工业园区约有26.8%。由此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园区对于企业进园的限制还是很模糊的,仅仅将国家发改部门发布的产业指导目录作为准则。以工信部门发布的产业指导为前提进行项目考察作为入园条件,环境准入作为预防工业园区水污染的源头,是一项由政府部门介入的对企业入园的限制,做好环境准入不仅能在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还能使园区经济发展达到最大化,所以为工业园区制订企业入园准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2工业园区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当前我国的各个工业园区发展阶段,其工业和交通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要消耗的化学燃料越来越多,在化学燃料的燃烧过程之中,会排放出非常多的二氧化碳、粉尘和碳化物等污染环境和影响空气质量的物体,这也影响了工业园区的空气,甚至造成整体环境的污染。同样,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和规划过程中,建筑施工阶段也会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都会对工业园区环境造成影响。

2.3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结论和要求无法真正落实

规划环评的审查意见就相当于项目环评的批复,在批复中会针对规划项目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头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整改意见和建议。然而在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批复中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相关措施与规划利益发生矛盾时,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全面落实时,规划项目实施单位往往难以实施。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无论从体制还是权力上都无法对项目后续建设形成制约,使得规划环评中提出的结论和要求难以落实,规划环评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2.4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存在不足

现阶段,纵观工业园区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可以看出,在很多的工业园区之中存在的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相关工作的领导人员,并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并不重要,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整体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工作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和工业园区整体的发展,所以人们并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此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工作之中,重视经济,轻视环境的情况比较常见。

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

3.1规划环评生态空间

站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个角度来看,要根据生态环境的现场调查,以及规划等,对工业区周边的生态区域进行准确识别并确定,严格做好保护及分类限定开发。具体来讲,要根据规划空间及布局情况建生态空间规划环评。工业园区生态空间包括:主干河流、河道隔离带,以及工业园区周边的重点河流水域,该区域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景观保护及应急救援等,禁止纳入生态保护区内从事与生态环保无关的工业开发活动。做好工业园区内的干道绿化带建设,维持工业园区内的生态系统,工业组团与相关的环境敏感目标间建立相应的隔离区域,降低工业生产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3.2规划环评生活空间

对于工业园区环评中的生活空间管制,应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风险评价获得的相关结论,对工业园区周边的生活区域提出相应的限制性要求和规定。例如,通过大气预测后超标的区域应为“不宜建设生活区”,并设置好与周边的一定卫生防护距离;此外,还要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出相应的“限制建设生活区”,禁止在该区域建设新的居住区,已有住户的,应控制住户的规模,逐渐减少对居住区的影响。

3.3规划环评生产空间

根据工业园区的规划所划定的仓储物流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等,严格落实好生产性用地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生产空间应作为较为单纯的生产区,严禁安置常住人口,以及居住用地,明确划分生产及生活功能区,防止因生产区过于接近生活区域,导致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等影响常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3.4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综合制定

在确定好工业园区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产空间后,应综合制定一个整体的工业园区空间管制方案,并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及环保需求,确定具体的管理要求,形成若干个空间区域分布图,为后期的工业园区开发及项目选址提供空间用地范围。如,生产空间的范畴及位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限制性生活区的位置及范畴,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等等。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是我国面临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现有环境管理手段对发展转型、产业升级及空间管制能力不足、手段不多和效果不佳的窘境下,规划环评作为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重任。为更好地推动空间管制在规划环评中的实施,结合以往规划环评工作经验,在对工业园区现有空间管制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现状,提出几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希望可以促进相关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锦湘.石化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管制方案[J].化工管理,2018(20):189-191.

[2]刘旭.基于规划环评的空间管制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18.

[3]杨常青,宣昊.浅谈我国规划环评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06):176-178.

[4]傅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李竺霖.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