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思考

迟令师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桃林镇桃林小学 山东 潍坊 262222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运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是学生建立起各项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项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学生不仅要学习多样化的文化课知识,还需要加强道德理念的重建和法治观念的强化。为此,小学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到此项课程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是较为匮乏的,也不具备完善的生活经验,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时候无法以平和的心态以及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为此,每个学生便应该格外重视道德教育的渗透以及法治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够意识受到灵魂上的熏陶,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快速拥有成熟的心智。由于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常年没有接受父母的教育,农村小学更要重视这种教学问题的探究。只有这样,农村小学生才能够更加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各种文化课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心理上的成熟。

教师应设立探究式教学情境

农村小学领域,有很多的道德、法治教育课程在进展过程中之所以会显得举步维艰,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并没有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拆解及研究,没有将教材中深刻教学内容变换为朴实的语言传达给学生,也没有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此类知识总是抱有一知半解的态度。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较为稚嫩的时期,无法将深刻的道理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讲授的时候一定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将深刻的精神层面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著《我们一家人》这一单元的时候便可以积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有关于自己家庭的有趣故事或者是感人事件,为学生穿构建出一个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教师所要讲述的课程具有一个鲜明的探究心理。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便会更为容易,学生也会意识到在校园环境当中,一个班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这样,学生便能够对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拥有一个较新的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为亲密,学生在进行各种交流的时候也不会具有更多的隔阂。最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以对班级的看法为主题,进行短文的创作,以便教师分析教学结果的优劣,进而更新教学方式。

教师应提出探究式教学问题

教师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环境更加具有感染力,并应该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是较为繁杂的,教师所拥有的有效教学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再加上道德方便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并不能顺利理解,导致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的授课效率也相对滞后。为此,教师应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问题的创设,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学生通过自身思维方式获得的教学成果会更加能够给予学生自信心,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教师可以本着这个理念,根据某个单元课程的内容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并将其排演为小型话剧。比如,教师在讲述《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这一单元的课程时便可以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蓝本进行话剧创作。学生排演的过程便是学生对这生活问题进行深度钻研及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思想层面上受到了应有的感化。在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话剧作品存在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二次教育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之间不仅能分享彼此的故事,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拉近,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得以形成,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提升。

教师应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加入,让学生能够将在校学习的知识理念融合于社会范围当中,切身领悟到法律普及的重要价值,深刻理解思想道德的伟大之处。比如,教师在讲述《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时候便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路口进观察,记录下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以及乱闯红灯的人数。同时,学生需要详细写下一天之内的路况,如果存在交通事故,学生还需要将引起事故的原因写下来。事后,学生对自己记录下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分析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的交通环境才是富有秩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崭新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心理层面的洗礼。同时,学生也会懂得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当行为。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村领域的教学问题需要教师及学校进行深层次地探究。教师在开展为学生创建教学环境的时候绝不能机械化地复述教材内容,而是要将课本内容研究透彻,并将其中的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建立探究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懂得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2]王会娟. 农村小学德育课程的文化选择研究[D].宁夏大学,2019.

[3]余显松. 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