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沩水河流域的保护与治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生态文明视角下沩水河流域的保护与治理研究

张琦 邓雅文 文辉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从古代的农业社会到如今的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反过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中,水是根本的要素,保护好水资源、治理好水环境,维护好水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 流域 保护与治理

1流域保护治理必要性

1.1 顺应全球发展新趋势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2014年5月8日,APEC绿色发展高层圆桌会,以“促进亚太地区绿色发展与绿色转型”为主题;2014年6月,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文件。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次,流域管理已经从单一目标转向多目标综合整治,20世纪80年代前,流域管理以水利工程、水电开发、水运等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生命之河》出版,随着河道恢复、河流生态治理、洪水预报、休闲规划等综合治理计划提出,流域生态管理有了较大的发展。21世纪以来,流域水文、生态、经济综合的集成流域管理推广,寻求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1.2 国家战略动态的需要

(1)以主动多元开放面对新常态

1)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人为本”的中心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城市是经济、社会、空间综合体,规划策划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单纯技术性层面的思考。

2)要跨越中等发展陷阱,规划策划必须是一项多目标综合的主动型公共政策,以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空间塑造、环境保护等的协同发展。

3)高增长时代终结,规划工作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工程技术型的思维领域和范畴,以多元开放的眼光面对城市发展的新问题。

5ebcfc80b5b07_html_c468086148815c60.png

图1 经济新常态下的规划工作

(2)水生态文明建设

1)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性重要支撑。

2)2013年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

3)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先后公布了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国稳步推进。

(3)海绵城市建设

1)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

2)2014年10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3)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国家已公布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4)2016年,湖南省政府网站下发《关于确定省级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中确定了岳阳市、津市市、望城区和凤凰县作为湖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4)黑臭水体整治

1)2015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各地区全面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指导各城市编制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包括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整治达标期限等),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并抓紧组织实施。

2)2015年11月,湖南省召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会。

3)2019年1月,湖南省住建厅和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湖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2流域保护治理的经典案例

(1)扬州“治城先治水”

扬州自古以来沂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2013年,扬州以“治水先治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启动“清水活水”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沟通活水、清淤疏浚、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工程,被评选为全国“2015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就旅游业而言,扬州旅游总收入2013年为501.2亿,同比增长15.1%;2014年为560.3亿,同比增长17.7%。而江苏省旅游总收入2013年为7195亿,同比增长14.1%;2014年为8145亿,同比增长13.2%。

由此可见,治水先治城对于扬州的经济发展、城市形象及知名度带来的积极意义。

(2)南京市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整治前面临沿河地区用地混乱、沿河人居环境差、河水受到污染侵害、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2002年,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工程启动,内容包括安居、水利、环保、文化、景观五大工程,总投资30亿。

工程的实施解决了6000余户棚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增加居民就业人数4000余人,带动周边房地产、商贸业、旅游业、休闲业和文化业的兴起,沿线商贸业、旅游业年收入实现50亿人民币,同时促进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环境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从南京和扬州的经验可见,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对于促进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3宁乡沩水河水系现状

宁乡县属洞庭湖滨湖地区,境内主要水系为沩江、靳江两大水系。

沩水河,古名“玉潭江”,发源于宁乡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望城县境内,是湘江的一级支流,楚江、乌江是其主要支流。宁乡县辖区内除花明楼、道林和大屯营三镇外,其余乡镇均处于沩水流域,流域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85%,因此沩水河也被誉为宁乡县的母亲河,它的发展关系了宁乡县区域经济的兴衰。

沩水作为重点的中小河流水系长期以来却投入相对不足,导致这些河道普遍存在河道萎缩、功能衰减、堤身薄弱、水环境恶化、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直接削弱重点中小河流功能的正常发挥,威胁乡镇的防洪排涝安全,影响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5ebcfc80b5b07_html_8a2df80e7663bd18.png

图二 宁乡沩水河水系分布

4宁乡沩水保护与治理措施

(1)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湖南省加大了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提升水管理、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发扬水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长沙市也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建立起 “上游生态保护、中游生态治理、下游生态修复”系统治理模式,其他市如郴州市也形成了“一三六八六”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对类似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示范带动作用。沩水河的保护和治理可以借鉴这些好的成功经验,实现自身的生态发展。

(2)控制水系的污染源

对沩水河流域的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和农业种植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主要的污染源的来源及种类,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撤并部分工业用地,对流域周边农田的化肥使用进行控制,对于畜禽养殖污染源提出改进措施,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得排入周边水体当中。对已经污染的水体可以采用净化植物如水葫芦、荷花、浮萍、水葱和蒲草进行净化等。

(3)合理规划水系周边的土地

沩水河周边集聚了大量的传统工业和农业用地,水系成为了城市发展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让生活回归水岸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城市的景观融入河湖水系的治理当中,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全面保护水生态环境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保护生活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友好发展。在治理过程中,根据水系周边的地形地貌,在保障河湖水系的生态防洪泄洪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植物,保护湿地,打造良好的水循环系统。

(5)推行“河长制”

优化涉水管理的职能,推广“河长制”、“湖长制”等制度,明确这些制度的工作目标,组织形式,同时,加大群众的监督和河道保护的宣传力度,实现河湖水系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 以“治城先治水”战略引领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

2 江苏省流域水系特点与治理措施研究

3 基于生态重构的城市河湖水系治理探析

4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川东丘陵区河流生态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