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 220kV输电线路经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某 220kV输电线路经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分析

陈安安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220kV输电线路经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进行分析,选用具有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塔基建设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的优势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某220kV输电线路;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方案比选

一、概述

揭阳市某220kV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的当地的重要项目,意义重大、工期紧张、任务艰巨。工程电压等级为220kV,设计输送容量为351MW,其中线路穿越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桑浦山片区段)长约1.02km。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技术、人文社会稳定等因素,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严格控制区、文物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等敏感区;在不能避让的情况下,选择影响最小的路径穿越敏感区。下文对本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进行分析。

二、220kV输电线路经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线路所跨越的植被类型是线路比选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选择避开天然林地的路径跨越。

1.土地利用情况及水土保持分析

土壤侵蚀情况是线路比选的指标之一,土壤侵蚀易引发水土流失,对于线路塔基的选址有一定借鉴意义。

调查范围内发育土壤的基质母岩为花岗岩,经变质风化为砂砾岩之后逐步形成黄沙壤及红壤。山坡及山顶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山地红壤、石质土,在溪流的河谷地区分布有河流泥沙土,还有改良较好的水稻土。

调查范围内水土流失现象并不严重。本区域内植被群落林下草本及山坡山顶灌丛覆盖度较高,对雨水的冲刷其很大的防护作用。只有在部分区域因人工经济林的开发种植,在山坡的道路开发地段、在部分经济林地生长较差的区域会有较明显的裸露土地,在暴雨时期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现象。农田在雨水丰富时期也都基本存在轻度的土壤养分流失现象。

本次调查中在调查范围内未发现中度侵蚀以上的土壤侵蚀情况,本项目路径下轻度侵蚀土壤16.8hm2,主要在农田区域;无侵蚀地区主要为亚热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灌丛等次生林地,还有绝大部分的人工林地。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在次生林地、人工林地、耕地及果园,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50.85%、3.65%、40.28%及5.22%。

2.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塔基共5个,挖方120m3。路径调查范围内无任何等级的保护植物物种;共有4个植被类型,以马尾松+湿地松+野牡丹-芒萁群落、桉树林、农田为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50.85%、3.65%、40.28%,在农田边缘有零散分布的小面积的荔枝+龙眼林,面积比例为5.22%。线路调查样方布点如下图所示。

5ebe3313b89ad_html_ee96b74610837b2.jpg

线路方案塔基建设时所破坏的植被群落生物量情况如下。

植被类型

植被群落生物量(t/hm2

单个塔基损失的生物量(t/hm2)

塔基数

马尾松+湿地松+野牡丹-芒萁群落

58.64

0.02346

1

湿地松+山乌桕-桃金娘+芒萁群落

63.05

0.02522

0

桉树林

64.25

0.0257

1

农田

11.01

0.0044

3

荔枝+龙眼林

34

12.3

0

生物量损失量估算(t)

0.06236

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访谈与调查,本工程路径均未发现国家或广东省规定的野生重点保护动物,调查区域常见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动物

(1)两栖纲

调查区内两栖类主要为蛙科、蟾蜍科动物,如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等。

(2)爬行纲

调查区内爬行动物主要为蜥蜴类、石龙子类、蛇类等。主要物种包括乌游蛇(Natrix percarinata)、渔游蛇(Xenochrophis flavipunctatus)、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草腹链蛇(Amphiesma stolatum)、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南滑蜥(Scincella reevesii)、长尾南蜥(

Mabuya longicaudata)、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中华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等。

(3)鸟纲

实地调查发现,调查区内鸟类的优势种群主要为林鸟,未见猛禽类活动。常见林鸟主要为留鸟, 包括黑领椋鸟(Sturnus nigricollis) 、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 、麻雀(Passer montanus) 、大山雀(Parus major)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 sutorius)等。

(4)哺乳纲

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区主要哺乳动物有:鼹科(Talpidae)的华南缺齿鼹(Talpala touchei) ,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 的角菊头蝠(Rhinolophus blythiparcus)、獴科(Herpestidae)的食蟹獴(Herpestes urva),松鼠科(Sciuridae)的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竹鼠科(Rhizomyidae)的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鼠科(muridae)的白腹巨鼠(Rattus edwardsi)、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社鼠(Rattus niviventer) 等。

三、结论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项目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具有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塔基建设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较小,不会引发水土流失,而且该方案符合当地相关规划。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ebe3313b89ad_html_96b39f82c4ffea6c.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