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析

崔红 1 赵翼铭 2 王守华 3 陈爱华 4

1、山东省平阴县沿黄流域玫瑰水利站,山东济南 250400; 2、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山东济南 250400 3.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山东济南 250400; 4、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政府,山东泰安 27140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时,若是科学的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本文就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节水灌溉技术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从本质上来讲,节水灌溉技术既是一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在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节水灌溉技术和农田水利工程简介

1.1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建立在以往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之上,将两种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现代化的用水技术和理念。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以所在地区的水文情况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作为主要依据,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节水灌溉最为主要的目的在于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但是不能一味的节约用水,最大程度的保证广大农民的收益。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对水资源的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缓解了农业生产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推动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2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计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总体的角度来讲,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具备两个特点。首先,水利工程的主导逐渐由政府转变为广大农民,其主要原因在于广大农民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用水情况更加了解。在这其中,政府主要为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支持。另一个特点在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发展速度较快,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兼顾,实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需要提前对农田种植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此同时,收集种植地气候因素以及人文条件,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合理性以及针对性。由于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大,在选择灌溉技术时,应提前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措施。在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详细了解当地区域土壤情况,对灌溉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便于农田灌溉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保障农田种植的经济性以及有效性。如:我国南方土壤含水量较多,如果在雨季,就可以采用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等,充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2根据农作物种类不同选择灌溉方式

传统的灌溉模式,大多不考虑实际情况,对农产品直接进行大范围的灌溉。而若一直沿用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必定会带来水资源的浪费或者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地分析。依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利用不同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质、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使用计划,针对性的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和玉米,这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水资源,因此在农田灌溉时便可以使用直接灌溉的方式;而蔬菜类的农产品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时可使用滴灌技术,而且滴灌节水技术能够与施加肥料过程同步操作,从而有效节省劳作时间。例如,灌溉花生、大豆等农产品时,便应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调整灌溉工作。

2.3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

农作物种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雪、大风等自然因素,会对灌溉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与此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人为损害,进而影响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使得每个使用灌溉设施的农户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分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明确各个层次的责任,严格落实管理工作。另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聘请专业的水利管理人员,针对当地灌溉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积极调动农民灌溉积极性,为推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创建有利条件。

2.4强化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

当下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农田水利机制并不全面,各地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备的财政扶持力度不足。有些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农民集体筹资的现象。但是农民的经济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设备资金都较少,有很多使用多年的节水灌溉设备因为有限的资金而不能进行实时维修,进而迫使其在运转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滞后。因此,为改变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备普遍运转失误的现象,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并积极调整农田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计划。结合各地区不同农田区域的实际发展现状,经上级单位统一筹资,合理优化,大力引进民间企业资产,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良好发展有足够的财政力量支撑,并制定相关管护策略,鼓励农民切身体会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备的维护工作,充分感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财政效益。

3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在进行农田生产过程当中,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应用和推广需要注意的是,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应该以农田的水土条件作为基本依据,根据不同的水土条件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使之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另外,在选择农田灌溉技术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对所种植的农作物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需要对土壤的肥力进行综合分析,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技术进行定期的调整。从实际的角度来讲,我国的农业生产还存在着很多的分散农户,依然采取的以往传统的灌溉方式,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难度较大,一些灌溉技术对于资金的要求较高,很难得到有效的推广。另外,一部分地区尽管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但是对于工程维护工作不够重视,使得整个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很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作用。还有一些地区由于洪水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设施遭到破坏。上述的情况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全面仔细的考虑和综合分析,进而可以有效的保证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水资源短缺的资源发展现状,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资源短缺发展形势下的产物,要真正发挥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作用,需要在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展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投入力度,加快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元.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9,9(01):112-113.

[2]吕国虎.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8,1203:141-142.

[3]张鲁吉,王昊.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7:80.

第一作者简介:崔红(1975—),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农业节水灌溉、施工管理及小流域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