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邓向芬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重庆 沙坪坝 400038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行过敏原检测。采用欧蒙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IgE定性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对过敏原的检测结果。结果在280例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在280例患者中,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在280例患者中,总过敏原阳性189例,阳性率为67.50%。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280例患者中化验血常规 189例,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49 例,阳性率为 25.93% ; 嗜酸粒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者63例,阳性率33.33%;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51例,阳性率为 26.98%。结论对荨麻疹患者性过敏原检测能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过敏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临床分析;防治效果

在对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中得知,荨麻疹可分为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以及其他类型荨麻疹三个大类,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所谓的慢性荨麻疹(CU)通常是指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这是一种因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的扩张与通透性增强而造成的局部水肿反应,且主要表现为红斑、红色或白色风团并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其主要特点为病情复杂,病程长且复发率高等,并且对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对CU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其他类型荨麻疹发病率极高,占所有荨麻疹患者中的70%~80%。随着近年来不断对CU病因学深入研究,为减少荨麻疹的发病率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1]。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验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行过敏原检测,男性患者167例,女性患者113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7.53±3.71)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63±3.15)年。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本此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决定并予以批准,并对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进行充分说明,并使其充分了解后,患者及家属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过敏原检测采用定量欧蒙印迹法进行测量,采用Allergy Screen变应原综合组试剂条进行检测。食入组检测包括:鸡蛋白、牛奶、虾、牛羊肉、贝类、蟹类、菠萝、苋、芒果、腰果等。吸入组包括:户尘螨、灰尘、点青霉、蟑螂、矮豚草、柳絮、猫毛、狗上皮等。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采用离心机行r5000/min离心10min。随后将Allergy Screen变应原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表明,将其放入反应槽中,随后将提取好的血清加入其中,并于室温下进行孵育。完成孵育后,将剩余的抗体进行洗脱,同时在将生物素标记抗人IgE抗体,再继续行室温下孵化。之后将BCIP酶加入其中,在室温下进行孵育后,在十几条上会出现沉淀,发生显色发生,根据颜色变化对血清中slgE抗体数据进行确定。

1.3 观察指标

吸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食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两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两组标本血常规结果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5ecce06fd6734_html_2ebd8f8f3bcb9d61.gif )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吸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在280例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见表1。

1 吸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项目

n

阳性率(%)

户尘螨

灰尘

点青霉

蟑螂

矮豚草

柳树/杨树/榆树

猫毛

狗上皮

48

39

17

29

23

32

15

7

17.14%

13.93%

9.64%

10.36%

4.64%

11.43%

5.36%

7.50%

2.2 食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在280例患者中,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见表2。

2 食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项目

n

阳性率(%)

鸡蛋白

牛奶

牛羊肉

贝类

蟹类

菠萝

芒果

腰果

11

8

56

19

27

52

13

8

11

7

3.93%

2.86%

20.00%

6.79%

9.64%

18.57%

4.64%

2.86%

3.93%

2.50%

2.3 两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在280例患者中,总过敏原阳性189例,阳性率为67.50%。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

2.4 两组标本血常规结果对比

280例患者中化验血常规 189例,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49 例,阳性率为 25.93% ; 嗜酸粒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者63例,阳性率33.33%;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51例,阳性率为 26.98% 。

3 讨论

临床研究中发现,CU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在相关研究中表明是由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而造成的。该病病因极其复杂,临床中长因无法找到病因而对其难以治疗,从而严重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

在CU的临床研究中,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部分患者病史极长,虽然经过抗组胺药等综合治疗后会好转,但是停药后却极易复发[3]

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在280例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在280例患者中,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在280例患者中,总过敏原阳性189例,阳性率为67.50%。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31.07%,其中以粉尘螨,屋尘,蟑螂,树木花粉阳性者居多,食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36.43%,其中以虾、蟹阳性者较多;280例患者中化验血常规 189例,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49 例,阳性率为 25.93% ; 嗜酸粒细胞绝对值高于正常者63例,阳性率33.33%;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51例,阳性率为 26.98%。因此,我们认为,对CU患者过敏原进行分析,能有效的提高对患者过敏原的预防,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辛德辉,周可人,李慧, 等.胸腺五肽对过敏原不明慢性荨麻疹患者Th1/Th2失衡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14(8):44-45.

[2]闫文萍,牛莉莉,张英.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9,11(2):94-96.

[3]王思,杨丽君,刘春景, 等.23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6):6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