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探讨

丁兆营 张立勇

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各个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都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在这其中电气设备是最重要的工业基础设备,而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体系是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根本,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总结现有电气设备存在的故障以及相关的检修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意见,为推动电力设备检查与维护体系的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电气设备;设备检查;维修方法

引言

电气设备故障这一问题是所有应用电气设备的单位都必须给予重视的。它不仅关乎设备本身的稳定性,还有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潜在威胁。所以,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必须是专业的、科学的,这就考验着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经验的实际运用,以及对于维修原则的贯彻落实。

1电气设备维修的必要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发生电气故障,而电气维修作为电气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器设备运行中,主要由电气主接线以及变压器等部分承担整个电厂的运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电流输出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按照严格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使用和维护,保证电气设备的质量,尽可能避免出现电气故障。维修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气故障的发生概率,只有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问题和故障,从而提高电厂运行效率。此外,及时的检修能够对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计划,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电气设备的维修原则

2.1先以经验判断后动手的维修

检查设备并依据自身经验判断故障完全可以作为维修的第一步,了解清楚具体的情况,这样做很好地避免了盲目维修,甚至减少了成本的浪费。同时,维修时间也将得到必然的缩短,工作效率由此也正好提高。有计划,有步骤,维修工作会更加顺利。

2.2从设备外部开始检查

遇到需要维修的故障问题时,必须要从设备的外部开始检查,不能盲目的对设备进行拆卸。首先要仔细查找可能出现损坏的部位,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例如该设备曾经出现过问题,是否进行过维修,设备更换的年限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拆卸进行内部检修。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设备的维修,可以极大的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能够保障维修的准确性,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2.3维修要从静态到动态

切记在维修的过程中不能对设备通电,否则将会危及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要对保险丝等裸露在外面的仪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出现有磨损或者腐蚀的情况,在这些检查无误之后,要进行内部的检查,排除损坏的根源,检查完成后,排除所有故障,在给设备通电使其开始运转工作,检查其运转时的数据参数,确定最终的检查检修结果是否合格。

3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

3.1运用逻辑分析法

首先要了解整个设备内部构造,并且熟悉整个机电控制过程,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故障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检测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故障的外在表现形式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在日常检修的时候对这个范围进行高度的注意。首先要对设备进行简单的分类,即分为主电路与控制电器。虽然大多数主电路故障,维修起来虽然相对简单,但是主电路对整个机电设备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设备维护出现些许误差,必定导致设备的瘫痪。而出现在控制电路中的故障,一般难度系数偏高,所以检修人员在刨去基本的控制节点之外,还要制作简单的控制单元,以此来暂时代替控制电路中的故障设备,这个时候就需要借用设备的设计图纸来寻找故障的存在点,并且了解故障的上下层电路以及主体结构。避免因控制电路的检修与维护为整个设备带来安全隐患。维护人员可以将每一次出现的故障,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配置与解决方法,成立一个数据库。日后一旦出现相似的故障,能够通过数据检索发现解决办法提高检修的效率。

3.2对电气设备的直观检查

用观察、细听、触摸包括嗅气味的方式来检查电气设备,这种直接用感官的方法被称为直观检查法。电气设备不同的区域出现故障当然是会出现不同的外在表现的,富有经验的检查人员对于不同区域的问题故障表现的判别准确性较高,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检察人员必须立足于设备的实际使用,并查阅故障历史来做出判断。最后是试车,如果试车过程中出现异味、异响、火花等异常情况,要立即拔断电源,避免事故的发生。

3.3对电气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和检修

由于电气设备数量较多,尤其在大型企业中,对电气设备维修的工作量较大,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和维修,实行责任分配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要想降低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和维护,提前防患于未然,做好准备工作,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分级管理主要是依据电气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复杂性、位置不同、以及故障发生频率等因素进行等级的划分,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策略。此外,要对电气设备评估管理进行分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并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安全性能以及检修频率和系数,尽可能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气故障。

3.4善用测量电压法

这种方法被当代大部分的电气设备的故障处理和维修人员应用,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设备整体及具体系统的电压值、电流值,然后分别与设备设计的电压电流值进行对比,以便找到超过正常偏差范围的地方。一般比较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分段测量以及点测等。当然,在对一些系统进行故障排除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强迫闭合的方法。这是基于没有合适的专业设备或环境对设备进行电压电流测试的情况下,将绝缘棒电磁铁或者接触器用合适的方法强行进行电路闭合,随后对整个电气系统的状态进行全面的观察。因为断路的故障经常发生于电气设备当中,因此可以利用短路法来进行这些方面故障的检查。具体的操作方法为用导线将所怀疑有断路故障的地方按照正常方式连接,如果随即故障消失,那么就可以确定所连接的范围内出现了线路断开的故障,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迅速找准故障点。

结语

总而言之,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批量的使用电气设备,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寻找故障点,并进行维修。只有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务必要重视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与及时维修。与此同时,参与维修的人员也需要为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而学习,并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白凤君.浅析电气设备的故障问题与维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1):89-90.

[2]尚素臻.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检测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135.

[3]邵天文.电气维修与检查问题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科技(电力科技),2014,29(0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