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周英

苍溪县城郊中学校四川苍溪 628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除了要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要积极的培养好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的课程,其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与青睐。而我们想要将其中的核心素养灌输入学生脑海中、行为中,就需要探究出这些素养的良好培养策略,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现阶段,中学德育教学中最主要的课程便是道德与法治课,它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良好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想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与效率,就需要积极的探索出良好的培养策略,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来创建优质教学情境,这样才能通过视觉、听觉等为学生带来有效的素养培育途径,同时也要积极的开展相关活动,以便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这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帮助。

1、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在考试中占分较少,为此学校给予其授课时间也就会相对减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较少的课时安排将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突出教师想要讲解的内容,不利于课堂效率与质量提升。除此之外,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很多的新教师开始上岗,他们还不具备充足的教学经验,没有熟练掌握好课堂时间控制这一教师必备技能,从而就导致课堂节奏无法把握好,时紧时松混乱不已,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深度无法被延长,无法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1.2专业化人才的缺少

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对于道德与法治等“副课”的教育重视成都普遍偏低,为此就没有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从而导致社会人才的培养侧重有所偏差。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高要求,为此就急需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但是过去高校教育没有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其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而从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所需的时间又相对较长,这就会促使人才缺口与教育信息之间出现不对称想象。

1.3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可没有正确认知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急需社会认同,对于世界的理解偏向“过成熟化”,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认识出现偏差,无论是为了成绩还是为了得到“认同感”都不愿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耗费过多时间,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

2、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课堂时间一定要进行合理分配

用“黄金分割”原理分析教学时间分配。 近年来,一些教育专家把“黄金分割”原理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的分配,即一节课( 40 分钟为例),教师的主导活动时间和学生独立主体活动时间应采用黄金分割,教师主导活动时间: 学生主体活动时间 =0.618 , 老师主导活动时间为 40×0.618=24.72≈25 分钟左右, 学生的独立主体活动时间为 40×( 1-0.618 ) =15.28≈15 分钟左右,也就是说, 40 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留给学生 1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其思考、练习、讨论等。 想想也确实如此,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 15 分,而低年级则不超过 10 分钟。 这要求教师合理的把握课堂时间,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区间进行重点教育知识传授,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质量。

2.2创设情境联系平台

学习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意义。情境联系能更好的将教材与社会事实相联

系起来,引发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利用社会事实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深奥教育知识变为浅显易理解的知识,更客观的引导学生

2.3积极开展合作教学

合作是成功的基石,合作共赢不但适用在商业领域,在我们的初中道德与法制学习中也同样适用。我认为在初中也适当使用合作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合作教学( co-teaching )是指由一名主讲人和一名或多名教学助手或合作者自愿联合工作,以互动和协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直接合作形式。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加强合作教学,以达到让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充分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创造机会,要给受教育者进行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让小组对知识进行讨论。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乃是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人生价值观、是非观成长与树立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紧抓道德与法治课程,利用该课程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中来。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占时并不长,所以教师就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价值培养,以便促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的培养策略的研究[J]. 雷萍.课程教育研究. 2017(50)

[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J]. 康惠中. 学周刊.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