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用于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健康教育护理用于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何乔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 710061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在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非典型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在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非典型心绞痛;效果

非典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的类型之一,症状不典型,所以早期易被患者忽视,导致发现时病情已较为严重[1]。多数患者对此病缺乏了解,不能及时、正确地做出应对,导致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鉴于此,临床医护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本研究选取76例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健康教育护理对患者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76例非典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了两组。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1.74±6.0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2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80±6.1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出入院指导、病房巡视、叮嘱患者注意休息、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1)认知评估。多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非典型心绞痛的认知较少。为使健康教育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询问患者是否知道非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发作原因、治疗方法等[2]。(2)健康教育。①采用张贴海报、举办讲解会、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向患者宣传非典型心绞痛知识。②跟患者深入交流,如果患者存在错误认知,比如认为没有典型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则及时进行纠正。③告诉患者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比如保证每日摄取足够多的水分以及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微量元素,防止便秘和营养不良;节制饮食,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戒除吸烟、饮酒的习惯[3]。④向患者解释运动的作用,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健身建议,必要的时候可在旁辅导。⑤与患者家属沟通,告诉家属要多注意患者的状态,如果发现患者有腹痛、左肩痛等症状,则及时向医生报告。⑥在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内实施随访计划,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解答患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疑问[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估项目包括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运动知识、饮食知识。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未见发作或发作次数、频率减少50%以上,心肌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或发作次数、频率减少30%-50%,心肌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心肌功能未改善。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

疾病知识

用药知识

运动知识

饮食知识

观察组

38

34(89.47)

31(81.58)

33(86.84)

36(94.74)

对照组

38

22(57.89)

20(52.63)

19(50.00)

24(63.16)

x2

9.771

7.213

11.936

11.400

P

<0.01

<0.01

<0.01

<0.01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8

20(52.63)

15(39.47)

3(7.89)

35(92.11)

对照组

38

16(42.11)

10(26.32)

12(31.58)

26(68.42)

x2

6.728

P

<0.05

3.讨论

非典型心绞痛是一种不容易确诊的心绞痛疾病,其危害性与典型心绞痛相当,但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等均与典型心绞痛有所不同[5]。同时,正因为这一特点,患者自身也容易忽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者未能遵医嘱治疗。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改变患者观念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患者接受专科治疗。本研究对健康教育护理在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患者其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对疾病的误解是非典型心绞痛患者未能遵医嘱治疗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应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消灭知识盲区入手。本研究中,健康教育护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加深了患者对非典型心绞痛的正确认知,使之能够意识到此病的危害性,并识别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从而重视治疗;另一方面,它规范了患者的行为方式,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行为模式,减少了危险因素,有效避免了病情加重的情况,有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之后,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治疗效果,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春霞.健康教育护理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66-167.

[2]陈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干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226-227.

[3]张林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54-255.

[4]李莹莹.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31).

[5]龚雪.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影响[J]. 医学信息, 2015, 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