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压舌法采集核酸方法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平行压舌法采集核酸方法研讨

余红

贵州省省职工医院手术室 550025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口咽拭子核酸的采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需医学观察隔离的134名患者,其中68例复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关键是无论采集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集的深度和黏膜接触的时长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标本的采集准确率,让每一位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针对复阳患者来研究查找相关原因,采集口咽拭子时患者呕吐反应较大导致取样时间不够,采集鼻咽拭子没有采到鼻腔深处等,导致采集到的细胞绝大部分都是不含病毒的细胞,即有可能造成“假阴性”。从而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规范操作是有必可行的。

【关键词】新冠肺炎;鼻咽、口咽拭子;采集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汉爆发,由于正值春节,春运期间学生放假回家、务工者返乡等等,使病毒迅速在全国蔓延,一场突然其来的疫情肆虐悄然神州大地,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健康。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隐匿性较强,人与人传染性强,患者初始症状为发热、乏力和干咳等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导致死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务工作者已迅速冲到了最紧张的防控一线。而这时我院也接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将我院作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的定点医院。在此期间我担任的工作是风险最高的护理操作,穿着3级防护的作战装备,每天操作时正面对着一个个患者的口腔、鼻腔,采集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刺激性干咳、喷嚏、呕吐等症状致使长期暴露在带病毒的气溶胶中。现将采集工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5名新冠患者其中68名复阳新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大半的患者复阳呢?(1)有可能是试剂盒的问题;(2)有检测技术问题;(3)采集标本操作不规范。从护理操作上查找自身原因那就是因采集工作中采集核酸标本时未严格规范操作,从而导致给患者取到的标本检验出来的结果不准确,导致“假阴性”误导医生的判断给患者带来的“假治愈”。为进一步精准采集我院隔离患者的核酸检测样本,最大化的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我院护理部特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组,为打赢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建立壁垒。

21日上午,医院感染管理部、省级控、耳鼻喉科骨干等部门对21名各科室抽调的护理人员集中进行岗前培训,现场讲授并示范了防护服的穿脱流程以及新冠肺炎患者鼻咽拭子采样及标本运送注意事项。大家认真的学习并进行实操演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核。最后选中10名护理骨干组建了核酸标本采集组。

1.2方法

  1. 口咽拭子的采集

患者头后仰发“啊”音,用压舌板平行压住舌部前2/3,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手上用劲要小心翼翼,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咽喉的刺激。

注意事项:1)为防止呕吐,采集口咽拭子标本应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进行;2)避免用力过猛损伤咽喉部黏膜导致患者喉头水肿;由于口咽拭子张口就能进行操作,相对简单,但取样者暴露的风险很高。所以,做此项操作时为避免损伤患者咽喉部,一定要做到轻、稳、准、快。

  1. 鼻咽拭子的采集

患者头后仰,一手托住患者后脑勺,另一手将1根聚丙烯纤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旋转2圈停留片刻转动退出,(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鼻孔)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注意事项:1)每位患者的鼻子结构不一样在采集时不能用力过猛,为避免损伤患者鼻黏膜导致流鼻血,动作一定要轻柔;2)取样时如有患者出现喷嚏反射嘱患者可用纸巾遮挡,降低暴露的风险;3)小孩取样时需换小头棉签,同时嘱家属固定好患儿头部,因患儿鼻腔尚未发育完善不宜插入太深,注意防止聚丙烯纤维头断到鼻腔里。

1.3效果

通过专业的培训;组建专业的小组;规范的操作使我院复阳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经过一次次反复的复查核酸患者由阳性转为了阴性。

2.结论

无论采集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集的深度和黏膜接触的时长和深度都是关键。

3. 体会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治愈出院都离不开核酸检测,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在整个新冠肺炎诊治疗环节中核酸咽拭子采集是一个最高危的操作,因为护理人员要直接面对患者的口腔,尤其是操作时难免刺激患者需张口暴露咽喉部位,咽部会引起恶心咳嗽,喷射出来的唾液飞沫,加大了室内空气中飞沫和气溶胶浓度,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从自我防护、准备用物、手卫生到标本送检,每一个步骤都需谨慎,才能做到防护到位和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参加这次抗疫工作作为一名无影灯下的天使深有感触,虽然我没能去到武汉,但我也无遗憾的冲锋在我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一线。本人从事护理工作也有许年,第一次穿上那2020款最流行的医用防护服,作为一名平凡的护士感悟到穿上这身装备的神圣使命,当把3级防护装备穿好时好比自己穿上的是一身战袍准备上战场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一名战士。踏入隔离病房,充满信心、从而紧张、有序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每天都要穿上靴套、隔离服、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口罩外,还要戴上4层防护手套和全护屏的面罩,然后依次为每一位患者取到鼻咽、口咽核酸标本及时的送检,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个个被防护服笼罩的身躯只能透过那已起雾的护目镜隐约的看到一双被汗水、雾气浸湿了的眼睛,虽然在隔离病区的工作很辛苦,尽管穿着那防护服工作的沉闷、憋气、艰难;每当内心脆弱的时候,心中就油然升起毛主席那首《七律·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颜。”就这样我一次次战胜了自己,默默地的告诉自己我可以的,加油!不厌其烦的做着每一项护理工作,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个班下来不知道湿了多少次。当看到一位位患者治愈出院的那一刻心里是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觉得一切都值得,感叹道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更是神圣的,在平凡的工作当中是每一个不平凡生命的挽救。为我们崇高而伟大的事业高喊着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当逃兵,更义不容辞, 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在烽火线上,我们要勇敢逆行!

【参考文献】

今日关注 湖南在线 疫情新热点·专家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