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对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对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

王红梅 姬晓红 通讯作者

宝鸡高新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对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及肠外混合营养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及肠外混合营养方式能显著缩短患者呼吸机通气时间,也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营养支持;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帮助下,维持危重症患者气道通畅、改善患者通气或氧合的治疗方案[1]。由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无法正常进食,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能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充分、均衡,利于患者病情康复[2]。本研究将探讨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合理、适用的营养支持方式。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4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47.25±14.37)岁。对照组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4~72岁,平均(46.81±15.09)岁。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经鼻插入胃管,在建立机械通气48h内给予500ml能全力6.3k加热至37摄氏度左右,经鼻胃管分多次注入。逐渐增加鼻饲量,2~3天后可增加到1000ml/d。鼻饲过程中,注意适当抬高头部到30~40°,头部偏向一侧。患者有胃胀、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注入营养液,应用相应胃动力药物,促进消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入肠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配置肠外营养液每天1~3L经中心静脉输注。患者病情好转后,可自制流食,并逐步降低鼻饲和肠外营养量,转为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5f0e654adc5e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8.56±2.12)d; 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为(10.14±3.27)h。两组比较,t=2.6275,P=0.01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4例,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9例,其发生率为21.43%;两组比较,x2=5.4222,P=0.019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本身为重症患者,在进行相关抢救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患者每天有足够的营养摄入,避免发生营养不良、影响治疗效果。当下对于不能自行饮食的患者主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临床营养支持方式[3]。肠外营养支持是将患者所需要的相关营养物质通过静脉输注方式,输入到体内,供机体吸收,维持营养状况。而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通过鼻胃管将配置的营养液直接输注到胃部,经过肠胃消化吸收和排泄。

由于人体正常的营养获得是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获得,所以肠内营养支持更接近于正常营养获取方式。同时肠内营养可以刺激胃肠分泌,避免胃肠粘膜萎缩,细菌、毒素移位等。所以肠内营养相对应用更广。但由于重症患者在卧床静养阶段,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差,单用肠内营养模式疗效较差[4]。肠内营养同时加入肠外营养支持可以进一步确保营养摄入充分和均衡。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肠外混合营养支持。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肠内、肠外相结合的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应用时间,也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锦锋,窦清理,陈涓, 等.早期肠内营养标准化治疗流程管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1):67-71.

[2]柴博慧.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其预后影响分析[J].护理学,2019,8(03):185-190.

[3]熊朝霞.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3):163-164.

[4]周成杰,陈国忠,安敏飞.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达标率对机械通气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6):609-61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