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肾损害 ?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1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肾损害 ?

胡阿甲

盐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盐源 615700

作为内分泌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性疾病,糖尿病疾病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据统计,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持续严重而出现身体持续衰弱的趋势,大约到了20年后之后就会出现部分患者的疾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方面的问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在西方国家,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疾病。而我国早在1999年就对这一疾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且经过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2位疾病,并且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最终给患者的肾部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肾的正常使用。面对糖尿病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工作,力争改善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状况。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糖尿病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而帮助患者减少受到肾损害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和大家介绍一些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后边的解释。

一、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因为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而无法开展正常的生活。

二、糖尿病的病因

因此在临床上人们为何会受到糖尿病疾病的影响,并且还会随着病情的持续严重而导致肾损伤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疾病中的重要类型,患者之所以会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同时部分患者还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患者为例,该疾病类型的患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之中,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检查时发现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基因突变因素是导致患者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从而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环境因素

糖尿病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在患病期间血糖的异常上升,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患者饮食不良方面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食用了大量的富含糖分的食物,并且进食之后缺乏对于进行适量体育活动的重视,就会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该类型疾病的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方面的问题,因此当患者受到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病毒的感染后,就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进而导致病情的持续严重,最终导致肾脏受到严重的损伤。

三、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患者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糖尿病肾病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预防措施主要内容包含如下:

(一)严格控制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肾小球压力与血流量均增加,进而导致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日益严重。因此,临床上为帮助患者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其严格控制蛋白的摄入量,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的优质措施。其中指导患者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要饮食,如牛奶、瘦肉与鱼肉等。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疾病预防具有较重要的影响,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从而有效避免肾脏血管出现病理性改变。

(二)提高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对防治高血压疾病的重视。之所以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因为高血压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患者肾功能病情的持续恶化。因此在进行高血压的防治期间,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氨酰心胺这一β受体阻滞剂进行疾病的治疗,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持续严重。

总而言之,糖尿病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疾病,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身体健康问题得到良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