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控制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流程化控制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

王璐,陈颖 通讯作者

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室 江苏 扬州225001 【摘要】目的:研究流程化控制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时间为2018.06-2019.06,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处理)与观察组(流程化控制),各组38例患者,观察患者抢救情况。结果:对照组抢救有效率76.3%,低于观察组97.3%,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6.3%,观察组发病率为5.2%,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救治时间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过程,流程化控制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患者抢救效果,降低救治时间和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流程化控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应用效果

在急诊科患者中,昏迷属于病死率较高的一种急危重症,在急诊患者中占据5%左右,其病死率超过20%。在昏迷患者中,通常还会出现意识障碍,不能提供病史和配合治疗,使其诊断和治疗难度不断上升[1]。因此,如何有效救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是当前重点研究内容,需要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选择7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时间为2018.06-2019.06,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例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12-77岁,其平均值44.5岁,就诊时间为11分钟-16小时。观察组男女比例21:17,年龄14-77岁,其平均值45.5岁,就诊时间为13分钟-16小时。患者诊断:19例中毒,26例路脑筋,14例心血管病,17例其他。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资料比较,其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患者急诊处理过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包括评估患者生命之本,对以往病因进行辅助检查,例如:CT和心电图等;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性,特殊情况展开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处理;加大生命体征的监护力度,以实现对症治疗,对患者补充水和电解质,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处理[2]

选择流程化控制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初步评估:①患者意识丧失,对于被动体位和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②生命体征并不稳定,存在大小便失禁。③角膜反射和瞳孔反射等小时。④存在“脑死亡”特征。(1)根据病史进行CT和心电图等监测。禁忌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气道阻塞;是否存在呼吸和脉搏;神志是否清晰。①气道阻塞与呼吸异常:应对气道异物进行清除,保证气道通畅性;施行器官切开处理,或者选择插管、鼻面罩维持通气状态。②无脉搏:需要根据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的急救标准进行救治[3]。(2)如果未出现以上情况,或者经过相应处理接触危机后,首先需要进行再次评估,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吸氧等处理,尽快确定病因,明确昏迷原因:①原发性原因,例如:颅脑外伤和颅内占位病变,低血糖或者心肌梗死等;②继发病原因,例如:心脏疾病和闹肚子,中度或者休克等。对于脑水肿的处理方法:脱水选择20%浓度甘露醇进行快速静滴,剂量为125-250毫升;利尿选择速尿60-80毫克治疗;激素选择地塞米松,剂量为10-20毫克,与甘露醇混合。对抽搐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选择10毫克地西泮治疗,静推,按照每分钟1-2毫克速度治疗。呕吐患者,需要将其头部偏向某侧,对口腔异物进行清除,避免发生窒息情况[4]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选择SPSS 20.0软件分析,抢救效果和并发症(%)代表,x2检验,救治时间(5f16aef555674_html_6fe8e6fff6fa5820.gif ±s)代表,t检验,P<0.05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效果

对照组抢救有效率76.3%低于观察组97.3%(P<0.05),见表1。

表1 抢救效果对比[n、%]

分组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对照组

38

9

6

23

29(76.3%)

观察组

38

1

7

30

37(97.3%)

X2

7.3697

P

0.0066

2.2 并发症

对照组窒息5例,泌尿道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3例,发病率为26.3%,观察组窒息1例,呼吸道感染1例,发病率为5.2%,差异有意义(x2=6.3333,P=0.0118)。

2.3 救治时间

对照组救治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救治时间对比[n、5f16aef555674_html_6fe8e6fff6fa5820.gif ±s、min]

分组

例数

检查时间

抢救时间

清醒时间

对照组

38

30.9±7.8

6.3±1.5

154.3±48.6

观察组

38

24.2±6.3

3.6±1.2

118.8±41.4

t

4.1192

8.6644

3.4277

P

0.0001

0.0000

0.0010

3 讨论

根据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抢救效果均比对照组理想,具有较高抢救效果。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进行早期确定,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属于患者及时抢救的关键。对流程化控制进行实施后,可以对昏迷患者处理流程进行规范管理,使其更加衔接,在提高患者风险意识同时,实现有效救治患者,避免抢救过程存在风险[5]。对昏迷患者进行处理时,按照流程化控制顺序进行,可以对各阶段工作任务进行确定,从而提高急诊昏迷应急处理效果,实现救治效果的提高。

在昏迷患者抢救过程,向患者进行抢救和稳定、转诊等处理,需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快速有效性,尽量向患者提供抢救时机。对于流程化控制的应用,除了可以提升患者抢救效果之外,还能缩短其救治时间,例如:检查时间和抢救时间、清醒时间等。对此,按照昏迷流程进行初步评估和紧急评估、再次评估,对患者病情和病因进行深入了解,以实现患者病情有效评估,从而选择对症处理措施,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科学展开纠正水电解质和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控。

参考文献:

[1]廖仍照,吕博文,赵德明.流程化控制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8,42(6):570-572,574.

[2]黄芝芹.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2):27,30.

[3]张春枝,张利丹,郑淋.急诊绿色通道在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抢救和护理的价值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9):97-98.

[4]刘崇崇.紧急抢救和临床处理配合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362-363.

[5]李武雁.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紧急抢救及护理配合[J].饮食保健,2019,6(2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