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动机 -行为技巧模式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信息 -动机 -行为技巧模式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顾玉嫚

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 镇江市 212200

【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应用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1月诊治的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88例作为护理对象,均纳入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和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GSES评分高,康复时间短,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护理可促进患者症状早期恢复,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取得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可推广。

【关键词】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食管癌;术后护理;价值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用时长,增加患者的治疗痛苦,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要采取措施进行术后护理干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是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准确评估患者个体行为方式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式,使患者向健康行为方式转变,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1]。本文研究了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选择标准:患者均确诊为食管癌,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和本次护理研究;意识清楚,全程参与。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意识障碍、中途退出等。依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均纳入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20,平均(68.5±0.3)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1,平均(69.6±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数据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术后康复指导等。

观察组: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护理,方法如下:①强化信息干预。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多交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常识、护理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2]。纠正患者对自身的误解,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规范饮食与用药,促进疾病康复。健康教育的方式有手册、多媒体、专家讲解等,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宣讲,30min/次,2次/d。②强化动机干预。深入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和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的自身动机和客观支持情况。若患者康复信心不足则要增加鼓励,让患者主动倾诉自身想法,结合康复较好的案例来提升其信心[3]。③强化行为干预。术后6h进行肠道营养支持,输注速度为20ml/h,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需要增加输注量。拔除胃管后可给予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食。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运动,如坐起、翻身等,恢复较好后引导患者下床站立、行走。

1.3标准评价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主要有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采用GSES自我效能感量表来评估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感,评价分值在0~40分之间,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软件包SPSS21.0来分析与检验,并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计量资料:(5f179a08b087f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t检验差异,若数据对比有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康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见表1.

1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数据对比(n,5f179a08b087f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h)

引流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

(d)

观察组

44

66.87±2.35

3.01±0.27

8.95±0.45

对照组

44

97.62±4.29

4.98±0.42

11.87±0.67

t

-

41.69

26.17

23.99

P

-

P<0.05

P<0.05

P<0.05

2.2自我效能感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提升,数据对比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数据对比(分,5f179a08b087f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4

12.45±1.45

28.33±2.45

对照组

44

12.68±1.52

24.13±1.97

t值

-

0.61

8.86

P值

-

P>0.05

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发病后进食困难,免疫力下降,出现营养不良。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可增加患者的治疗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修养,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术后干预,保证患者疾病的有效康复[4]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短,自我效能感评分高,表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取得了积极的干预价值。

强化信息干预可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了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和康复要点,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动机干预提升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5]。行为干预则保证了术后营养供应,术后6h给予营养支持可早期恢复胃肠功能,缓解术后腹胀症状,缩短排气时间。

综上,在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单世君,许华,黄焜.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促进食管癌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4-7.

[2]谢黎英,周金兰,胡晓九,赵崇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8):185-187.

[3]陈秋霞,李小红.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的运作试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25-28.

[4]王莉.集束化营养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病人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9):3683-3685.

[5]吴有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