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磷在治疗皮肤血管瘤方面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32磷在治疗皮肤血管瘤方面的效果

张世益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分析32磷在治疗皮肤血管瘤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先天性皮肤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32磷敷贴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中14例为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有效率为100.00%;12例鲜红斑痣,有效率为83.33%;14例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率为42.86%;12例混合型血管瘤,有效率为33.33%。结论:皮肤血管瘤采取32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无瘢痕遗留,美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32磷;皮肤血管瘤;临床效果

皮肤血管瘤女性患病率明显比男性高,患病后患者皮肤呈鲜红、粉红、青紫色或暗红色,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探寻安全有效的皮肤血管瘤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52例先天性皮肤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2磷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先天性皮肤血管瘤患者,其中14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21岁,平均年龄(10.5±3.2)岁;其中14例为单纯性毛细血管瘤,12例为鲜红斑痣,14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2例为混合型血管瘤;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先天性皮肤血管瘤。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临床资料不全、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结合患者皮肤病损情况,在滤纸上进行描绘,计算出皮肤病损面积。 32磷剂量根据0.02mci/cm2标准,在滤纸上均匀滴上32磷,使用透明塑料纸将其包裹,再经玻璃纸进行密封;干燥后,在血管瘤表面敷贴32磷滤纸片,通过32磷所释放的β射线对病变进行治疗,照射量为15-20Gy,β射线射程较短,在组织中射程仅为1-3mm。

1.3观察指标

治愈:无血管瘤,肤色完全恢复正常,无遗留痕迹;显效:血管瘤变平,颜色苍白,局部遗留少量痕迹,较治疗前面积缩小>1/2,血管呈蛛网状、点状扩张;好转:血管瘤未继续生长,颜色明显变浅,较治疗前面积缩小>1/5;无效:血管外观未改变,血管出现扩展;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52例患者中14例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有效率为100.00%;12例鲜红斑痣,有效率为83.33%;14例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率为42.86%;12例混合型血管瘤,有效率为33.33%;详见下表1。

表1各分型皮肤血管瘤患者临床效果[n.(%)]

分型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单纯性毛细血管瘤

14

14(100.00)

0(0.00)

0(0.00)

0(0.00)

14(100.00)

鲜红斑痣

12

6(50.00)

2(16.67)

2(16.67)

2(16.67)

10(83.33)

海绵状血管瘤

14

2(14.29)

2(14.29)

2(14.29)

8(57.14)

6(42.86)

混合型血管瘤

12

1(8.33)

2(16.67)

1(8.33)

8(66.67)

4(33.33)

3讨论

皮肤血管瘤属于先天性血管发育良性病变,发病率达到2%,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混合型血管瘤均为常见皮肤血管瘤疾病,人体全身均存在患病可能,其中又以四肢和头面部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度,导致患者思想自卑,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病情,恢复患者自信心

[1]

目前,皮肤血管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冷冻、激光、软X射线照射、注射硬化剂、锶敷贴器均可改善皮肤血管瘤症状,其中冷冻、激光和注射硬化剂治愈率相对较高。由于毛细血管瘤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情况,对射线敏感度较高,鲜红斑痣主要因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内皮细胞成熟度较高,而32磷敷贴可通过发射β射线产生电离辐射效应,因此,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肿胀及微血栓,避免血管壁闭塞、萎缩[2]。且32磷敷贴操作方便,治疗后不会遗留瘢痕,痛苦程度低,临床效果理想;但混合型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在皮下位置,而32磷发出的β射线射程相对较短,对皮下较深血管瘤组织产生电离辐射效应有限,故在混合型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瘤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52例先天性皮肤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发现,52例患者中14例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有效率为100.00%;12例鲜红斑痣,有效率为83.33%;14例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率为42.86%;12例混合型血管瘤,有效率为33.33%;进一步证明,32磷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皮肤血管瘤采取32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无瘢痕遗留,美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生,卢献平,梁九根等.胶体32磷酸铬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肤海绵状和混合型血管瘤[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出版),2016,37(4):562-567.

[2]王川,向波,陈思源等.PTEN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VEGF-A/VEGFR-2自分泌环的调控作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38(1):16-19.

作者简介:张世益

性别:

出生年月日:1965714

籍贯:山西省山阴县

民族:汉族

学历:硕士

职称:主任医师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