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观察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效果

马玉芳 农凤琳

广西省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实施被动体位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被动体位舒适护理。检验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2组差异性明显(p<0.05)。: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实施被动体位舒适护理,将不良反应情况予以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将舒适度提升。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被动体位;舒适护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技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落、视网膜病变等眼科疾病中应用较广,常使用治疗方法将视网膜复位率提升[1]。为实现手术效果,术后需明确视网膜脱离范围和裂孔具体部位,让患者长时间处于面部朝下的垂直俯卧体位,对患者的耐受度具有较高得到要求,如患者体位轻易改变,其预后效果不佳。现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实施被动体位舒适护理的效果作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27~5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31±2.48)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在26~6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23±2.51)岁;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涉及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被动体位舒适护理,主要包含:(1)体位护理:术前2天让患者锻炼头地面向下的行走、坐立、卧床俯卧位练习姿势,并使用专门的眼托和U型枕等满足人体头部曲线的辅助工具,将颈腰、肩关节的压力予以分散。低头坐位:让患者做好,使额头与床沿接近,将下颌骨向胸前收紧,使用井式头架位,制作井式形状的架子,其高度在40cm左右,戴好下颌托和额托,让患者坐在凳子上,使头部处于俯卧状态[3]。(2)生理护理:长期保持俯卧位,极易出现胸闷不适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有节奏的深呼吸,将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在腰部放置垫子,将胸腔压力减少,保证室内空气清新。肌肉过度劳累会出现酸痛情况。(3)饮食干预:让患者摄入流食,如瘦肉、牛奶、豆腐、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不可过饱。每天清晨空腹喝水,防止发生便秘。(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顺利进行,依照其文化程度实施健康指导和交流,并随身放置随身听,倾听音乐和节目。将不适感和疼痛情况予以缓解。如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情况,需闭眼进行深呼吸,并使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4]

1.3 判定指标

检验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现为(5f17deb050a09_html_9d455f5e1719364.gif ),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为(%)率,采取卡方检验;其p值<0.05,证实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性。

  1. 结果

    1. 检验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

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1 检验2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

组别

满意度评分

GCQ

住院时间

平均睡眠时间

实验组(n=30)

96.35±2.21

95.21±3.14

11.25±3.71

7.52±1.05

参照组(n=30)

72.05±3.05

74.23±3.73

16.25±3.68

5.24±1.71

t值

40.8034

27.2143

6.0515

7.1861

p值

<0.05

<0.05

<0.05

<0.05

    1. 计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2组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2。

2 计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例(%]

组别

颈部酸痛

面部水肿

腰部酸痛

肢体麻木

发生率

实验组(n=30)

1(3.33%)

0(0.0%)

0(0.0%)

1(3.33%)

2(6.67%)

参照组(n=30)

2(6.67%)

2(6.67%)

2(6.67%)

2(6.67%)

8(26.67%)

X2

5.5411

p值

<0.05

  1. 讨论

现今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病变情况常使用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治疗,主要将硅油或者气体注入玻璃体腔中,向眼球加压。使气体和液体上浮,将裂孔处液流予以阻断,有利于视网膜复位。将被动体位的舒适性提升,需保证体位正确,进而使手术顺利实施[4]。舒适护理主要以舒适为主,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上的舒适和愉悦感予以满足,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全部数据计算得出,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GCQ、住院时间、平均睡眠时间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8/30),2组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患者实施被动体位舒适护理,将不良反应情况予以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将舒适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1):43-45.

  2. 李婧,张秀丽.舒适护理用于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保健文汇,2017(2):85.

  3. 王金娥.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应用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2):157-158.

[4]崔立敏,王淑辉.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4):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