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

王青春

沂南园林管理处 山东 沂南 276300

摘要:现如今我国许多城市均大力发展文化,这也使得我国的水体区块日渐成为我国园林设计之中的重点与热点。然而由于我国的设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较晚,所以还难以切实改善我国的水体环境。为改善上述情况应积极学习关于风景园林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吸纳有益的设计经验,而后针对于我国风景园林的真实情况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我国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我国城市建设服务。

关键词: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实际应用

前言:

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当前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需求,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效果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园林工程的认可度。但以现如今情况来说,在进行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就应充分探析城市和水体文化之间的关系,明晰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实际应用方向,以便切实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工程的需求,凸显出园林工程的建设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和水体文化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最后对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一定研究。

一、城市和水体文化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项重要资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水体文化的历史十分丰富,在古代农业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和水源之间保持着共存的状态,也十分敬畏于水源,我国古人对亲近与保护水源均体现出了诸多的哲学思想,且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水体文化,可将其作为我国的一项精神财富[1]

而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极为重视水源,许多城市的生命线即为水域岸线,城市水体的主要功能则表现在水的价值、观赏性以及调节能力等方面。不少城市均沿河而建,同时伴随我国水域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城市建设之中水体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关键。所以不管是对于现在来说亦或是对于古代来说,选择城市住宅以及设置户外空间等均是考虑水源元素并综合性分析的结果。举例来说,我国桂林市则坐落在河流之间的交汇位置,同时也因不少的水系与湖泊而使得该市举世闻名。

二、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目的

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包括社会目的、生态目的以及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在我国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园林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加大了人和自然二者之间的距离,所以在进行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时还应注重拉近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充分保护水文化体系,挖掘与探析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凸显出设计的社会目的。生态目的:生态目的需衡量人们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要保护与发展水资源。特别是在进行水系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是应构建联系自然和城市二者之间的纽带,联系水土和植被,为城市创建出优美的物理环境及生态环境,若能够如此也非常利于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经济目的:滨水处风景园林并非仅能够进行休息或是观赏,也能够作为经济发展以及生活娱乐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好的园林景观能够成为城市的一种特色,吸引其他城市的游客到此参观或是游玩,这样则十分利于丰富现代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利于丰富该地区的第三产业,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利于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

三、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

(一)生态保护

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也为人们活动娱乐的重要载体,是沼泽、陆地和水系的一种混合性区域,水能够调节城市的湿度与温度,植被能够控制土壤以及水分的流失、降低噪音,还能够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2]。简单来说,在水系之中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以共生体和繁杂的结构作为主要特点,即是指城市当中的绿色走廊,而其基础则在于生物学多样性的维持。所以,以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来说,应尤为强调于生态保护,以便实现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目标。

(二)精准测量

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所运用的生态学方式,应以保护自然资源作为必要前提,若随意开发自然资源则会对本有的生物规律及生态规律等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另外,水与植物的主要生态学影响也体现出对于空气质量的实际影响程度,通俗来讲就是指“城市的肺”,所以说,若想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还应严控碳的排放,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主要设计者也应全面性衡量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碳排放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平衡性,在设计阶段也务必要做到精准测量,这样才能够防范产生偏差情况,保障最终的设计效果[3]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坚持有效性这一原则,既创建道路系统的吸水途径又让人们能够至水边观赏,并且还应降低机动车辆对于通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人们在步行时的安全性以及保障空气的质量。也就是实现通路还要不限制到优美的景色,尽量促进人和自然二者之间的接触。

(三)尊重本地区文化

在选择水系植物的过程中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对于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来说,其最为出彩的内容正为本地所具备的特色,并且进行本地植物的选择还利于控制成本支出,同时所选择出的植物与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之间还具备较高的适应性。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道路是最难的一个设计元素,在设计装饰与小径时也要运用到本地的相关材料,彰显出地区特色

[4]。另外,在设置指示牌以及扶手时也要采用本地区的特色元素,以体现出城市的独特气质。所以说,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尊重本地区文化,以便为风景园林的设计注入鲜活的因素,同时增强其文化特色与底蕴,从而更为凸显出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务必要承载城市的文化气息与历史记忆,这是一项复杂性及综合性的工作过程,也是能否科学运行职能关系的一种良好体现。在设计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善于利用近水环境以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应充分注重城市和水之间的联系性,尊重该地区的文化,以便真正保障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此同时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范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元素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12):132-133.

[2]林广思,钟和丽.通过设计之研究的风景园林学位论文写作框架探讨[J].风景园林,2020,27(06):37-41.

[3]宋超.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6(10):120-121.

[4]林博宇.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