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镇林业护林防灭火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基于乡镇林业护林防灭火工作分析

王雪云

泗水县高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火灾是一个主要的危害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它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基于此,本文笔者从乡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乡镇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及相关防火措施,以期为完善乡镇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林业护林;防火工作;

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是维护森林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也关系到辖区范围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现阶段基层林业防灭火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还存在着突出问题,重点表现在乡镇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时消防力量不足,参与扑灭火灾的人员存在伤亡,野外火灾的防控能力较弱,造成了乡镇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率较高。在新时期要想做好乡镇地区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就必须从防灭火的最基础问题抓起,深入分析造成乡镇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构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火灾的发生率,维护林业生态安全。

1 乡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健全,对乡镇森林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日趋完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基于森林资源建设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内外环境影响,森林火灾时有发生,这对于我国乡镇森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非常不利,阻碍其稳定发展和运行。为了确保我国森林资源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防火体系已成为必要事项之一,确保提高乡镇森林建设的综合效率。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乡镇森林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工业、建筑业、农业等都与林业发展息息相关。就整体而言,森林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其恢复时间较长。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建设和完善我国森林资源建设中防火体系已成为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各项森林资源建设、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与当前我国乡镇森林资源建设工作的实际需求相符,对实现森林资源的多样化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合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有助于实现该地区生态环境、土壤境以及水环境的协调运作,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造成威胁的首要因素就是火灾的发生,对森林和森林中生活的各种动植物的正常发展和生存造成严重影响,与当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符。

2 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

2.1 自然原因

乡镇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林区路况较差,山区重峦叠嶂,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随着林区可燃物的不断堆集,极端天气不断凸显,给乡镇地区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带来了巨大难题。进入冬春季节之后,由于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森林火灾等级极高。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一旦出现火灾,扑救难度较大,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量森林植被被烧毁。

2.2 防灭火设备、措施落后

在部分基层地区并没有构建完善的消防通道,即便是构建了相应的消防通道,也存在建设不规范的现象。由于乡镇林区附近存在大量的农业产业和养殖业,在农忙时节,农民群众燃烧秸秆,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甚至造成林区大火蔓延。同时在林区内部所建设的生物防护林和隔火隔离带严重落后,原有的防灭火隔离带也因为常年维护不到位,杂草丛生,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防火隔火作用。部分乡镇地区的林区缺乏森林防灭火设备和措施,当出现森林火灾之后,并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火灾地点进行全面的扑救,使得火灾险情进一步扩展,造成严重的森林火灾。

2.3 大众森林防灭火意识薄弱

森林防灭火工作单靠乡镇地区的林业站做出努力,难以达到应有的防控效果,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投入。森林防灭火工作应该时刻受到关注,不能够马虎大意,一定要小心仔细。现阶段很多农民群众和社会大众对森林防灭火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农业劳作过程中不注重控制火源,造成火源肆意蔓延,给森林防灭火工作带来巨大工作压力[1]。另外,社会大众在森林中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随意使用火源,随意抽烟,所剩的烟头不能够做好灭火工作,加重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乡镇地区的部分森林防灭火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防灭火意识薄弱,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3 乡镇林业护林防灭火工作对策分析

3.1 强化宣传教育

做细做实森林防灭火各类宣传工作,营造森林防灭火强大氛围。创新防灭火宣传的模式和途径,对症下药,对喜欢烧田埂地坝和上坟烧纸的老人和妇女,做到底数清,同时安排专人做思想工作。对高危人群,安排专人看护。利用春节元旦等节日期间,加大对返乡务工人员的防灭火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森林火灾及违规用火的处罚规定,提高群众防灭火意识;在各个村重点路口搭建宣传点,循环播放宣传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2 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减少违规野外用火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因始终贯彻利益共享、资源平等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如此,就需要结合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和森林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森林火灾防控计划,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火灾防控意识,以免干旱高温季节发生野外用火情况,严格控制用火技术标准和规范程序。在火源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先进行森林防火带的建立,有效隔离森林火源。为了切实提高森林火灾管理效率,还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防火意识,建立高素质的防火队伍体系,提高防火工作水平。

3.3 提高森林防灭火救灾储备能力

要求乡镇林业站对辖区扑火物资准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风力灭火机等机械设备要储备一定的油料。对风力灭火机手、生态护林员进行培训,明确责任和任务。要求各村要选配 10 个人的扑火小分队,发现有火情时随时集结。科学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森林火情,要严格按照火灾报告和归口管理制度,边扑边报,及时将扑救相关信息报送上级防灭火值班室,以便上级领导及时研判部署,掌握舆情动向。

3.4 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实行乡镇包村、村干包组,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包保制度,认真落实重要时段、重要路口值班蹲守制度,严格执行防灭火 24 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要求各村要有防灭火值班记录,值班人员要详细地记录当日防灭火情况。严格落实火灾防控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到位、扑救措施不到位的,造成森林火灾多发或造成严重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及时补足配齐扑火装备。各村均购置了充足的扑火工具,设置集中存放点,并由专人看管,确保万无一失。成立防灭火应急队伍,通过培训、实战演练强化扑火技能与水平。做到接到火警后能够快速集结,迅速到达现场,第一时控制火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广人稀的乡镇林业区域往往存在着人力物力短缺、火情发现不及时的问题。为了有效发挥乡镇林业护林防火体系的功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优化现有的乡镇林业护林防火体系,要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乡镇林业火灾,进而有效提升乡镇林业护林防火体系的灭火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续业.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经验与体会[J].现代农业研究 ,2019(11):177-178.

[2] 刘中双.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运用[J].种子科技 ,2019,37(12):157-158.

[3]许文华.乡镇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2):106+108.

[4]冯建兰.乡镇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19(18):219.